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跨界對談 「從傳統到現代」

時間:2023-07-22 04:03:01來源:大公报

  上圖:林天行(左起)、金耀基、鄧宛霞在講座上探討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融合發展。下圖:鄧宛霞(左)現場以崑韻演唱《枉凝眉》。

  【大公報訊】記者徐小惠報道:今屆香港書展期間,各種講座、讀者見面會不斷。昨日(21日)下午,著名學者、教育家、書法家金耀基,聯同香港美協主席、香港當代藝術家林天行,著名崑曲、京劇表演藝術家鄧宛霞,各自攜新書與讀者見面,三人圍繞「從傳統到現代」舉辦講座,進行跨界對談,探討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融合發展。

  金耀基今次帶來闡述中國現代化進程與轉型的學術著作《從傳統到現代》,該書分為上下兩卷,除保留1966年出版的《從傳統到現代》原著外,新增下卷,包括金耀基在其後近30載關於構建中國現代文明的多篇論文,以新面貌再次問世。「出書最大的目的是希望別人聽你的意見。」金耀基說:「中國現代文明的建構,只有富強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從傳統的農業文明轉向現代工業文明,這條路還沒有完全走完、走成功,但希望很大,相信在21世紀,中國的現代文明轉型會成功。」

  林天行和鄧宛霞則分別帶來《天行之路》、《心.路──鄧宛霞藝術人生文集》。前者以作品詮釋林天行的從藝之路,並從學術角度解讀他的藝術成就;後者為鄧宛霞在新冠疫情期間創作的藝術人生文集,分上中下三個篇章,包括其自身成長的故事,以及她此前關於從表演者的角度看中國戲曲美學的博士論文。

  鄧宛霞在書中講述了中西方文化對她的影響,表示自己被中國的傳統文化所吸引,並認為「藝術家可以像海綿一樣吸收所有的文化。」繪畫風格融合中西的林天行則直接笑言:「羊什麼草都吃,但是擠出來的是奶。」

  三人在講座中談及面對中西文化,如何能夠擁有好的審美品味,將中西文化結合並配置。金耀基認為,人們的品味和審美本身在發生變化,「20世紀以來,最大的幸福是有更多的選擇,不斷的選擇、不斷的交融。」鄧宛霞則談到:「要通過不斷地看中外最好的東西,去提高自己的藝術鑒賞力,增強自己的藝術品味和眼光。」

  對談之後設有藝術表演和新書籤名環節。鄧宛霞為現場觀眾帶來崑韻演唱《枉凝眉》;林天行則現場作畫荷花,金耀基、鄧宛霞題款,三人共同完成作品。

  活動結束後,有現場觀眾表示受益匪淺,尤其對鄧宛霞的演唱印象深刻,「更加直觀和生動地加深了對傳統文化的了解。」

圖片:大公報記者徐小惠攝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