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初剛結束的歐洲行中,於米蘭城重返了小而精的波爾迪.佩佐利博物館。兩年未至,館內的部分展陳有所變更。在全新的十八世紀威尼斯藝術展區中,我看到了一幅極小的詹巴蒂斯塔.提埃波羅油畫稿,名為《美德與高貴的寓言》。而在看到的那一瞬間,猛然想起我收藏的黑膠唱片中有一張以此作為封套的版本,本周就應景地推薦這張吧。專輯出自德意志留聲機唱片公司於一九八四年發行的「偉大作曲家和他們的音樂系列」,由德國指揮家歐根.約胡姆執棒柏林愛樂樂團,攜手俄國鋼琴家埃米爾.吉列爾斯演繹勃拉姆斯《B大調第二鋼琴協奏曲》。
提埃波羅這幅油畫小稿是他為籌備龐大的天頂畫所繪製的草圖,在收藏於烏迪內卡塞里伯爵府和威尼斯巴爾巴里戈宮殿的最終成品中都能找到這張圖稿的痕跡。畫稿描繪了兩位帶翼女天使和三個小丘比特漂浮在厚厚雲層中的場景。由於最終將要安置在屋頂上,提埃波羅將所有人物均以前縮透視法呈現,將人物的比例縮短讓我們雖以平視觀看但觀感上卻是仰視。色彩則以畫家最具辨識度的淺色調呈現──淡米色、淺橙色、天藍色等基調讓作品顯得輕盈且淡雅。
長期以來,學者們一直認為兩位女天使是力量和智慧的象徵。但根據切薩雷.里帕的《圖像學》中的模式來看,她們實則象徵着美德與高貴──手持長矛的天使代表美德,身旁另一位左手捧着密涅瓦雕像的則意指高貴。選擇此作用於唱片封套或許源於《B大調第二鋼琴協奏曲》的構思源自勃拉姆斯在一八七八年的首次意大利之旅,作品本身也融入了亞平寧半島沿途所見的靈感。由於版式所限,封面裁掉了畫作下方的兩個丘比特,僅保留了正中央翱翔在雲端的兩位天使。
「碟中畫」美德與高貴的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