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工程師學會會長周健德表示,北都發展將帶來機遇,工程師要進行轉型。
【大公報訊】記者易曉彤報道: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下月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香港工程師學會向政府提交22項建議,包括加強培育本地人才,將現時透過建造業議會支持年輕工程師的措施,延伸至更多工程專業界別;以及以北都為試點引進先進資訊科技基建,如5G、未來的6G、Wi-Fi6等。香港工程師學會新任會長周健德表示,未來香港工程師有很大機遇,短期會以專業多元提升競爭力,中長期有北都項目,令本地工程量增加。
加強培育本地人才
周健德是香港工程師學會成立50年來首位女會長,她昨日與傳媒會面時表示,未來會聚焦多元發展,包括培育工程創科生態、推動工程界可持續發展、推動跨界別合作,為未來工程需求做好準備;以及加強創科、新質生產力等新領域的倡導。
近年本港私人工程量減少,建造業失業率上升,周健德認為,短期內會透過專業多元的方式提升行業競爭力,工程師要進行轉型,積極參與智慧城市項目;中長期隨着有北部都會區發展,將會帶來機遇。學會亦會帶領會員做好準備,拓展中東、中亞等地區的市場,學會本年度將帶領業界參訪團到中東「一帶一路」。
近期輸入外勞爭議不斷,周健德表示,聘請外勞不只是讓他們工作,還要提供住宿,「如果香港本地能招到人,就不會無端端去請外勞」。雖然現時工程人力資源足夠,但燒焊等高技術要求的崗位未必可以全面用機械取代人手,加上日後北都發展會增加工程量,本港仍有人力需求。
港鐵東涌綫延線東涌東站工程懷疑有分判商供應冒牌磚,香港工程師學會前會長卜國明表示,該事件牽涉非結構性的間牆,一般結構牆未必有特定標準,僅列明特定或同等品質的品牌,只要產品品質相近或達到同等水平,符合標準,工程團隊就可以驗收。他指暫未知是次合約條款為何,不過相信沒有安全或質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