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城大調查:高學歷者更易墮騙局

時間:2025-08-16 05:01:40來源:大公报

  【大公報訊】記者郭如佳報道:近年電信網絡詐騙案手法層出不窮,案件數量與損失金額持續攀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為了解內地、香港及台灣的電信網絡詐騙情況,香港城市大學(城大)人文社會科學院媒體與傳播系系主任及講座教授黃懿慧領導的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橫跨內地、香港及台灣的調查。香港及內地的受害者均以高學歷(本科或以上學歷)為主;香港受害者的金錢損失最嚴重,且僅35.4%受害者主動報警或求助。

  逾半受害港人損失逾10萬元

  調查涵蓋逾4000名受訪者,結果顯示,超過九成五受訪者曾接觸詐騙信息,內地、香港、台灣比例相近。而在曾受金錢損失的人群中,香港受害者的金錢損失最為嚴重,有近54.9%受害者損失超過10萬港元,比例遠高於台灣的18.9%及內地的39.7%。

  受害者並非刻板印象中的「弱勢群體」,反而可能是教育程度較高、被認為不易上當的人群。在香港,研究生學歷者更易在收到詐騙信息後作出回覆並遭受損失,當中又以女性,及與詐騙者互動3至6個月者損失金額最高;在台灣,40歲以上女性群體遇詐騙損失金額較其他組別高;在內地,本科學歷、50歲以上群體較多會回覆詐騙信息並遭受損失,其中60歲以上群體損失金額較高。值得注意的是,在對可疑信息作出回應的受訪者中,僅35.4%的香港受訪者會主動報警或求助,明顯低於內地的51.4%及台灣的51.2%。

  黃懿慧指出,受害者與詐騙者互動時長會呈現「臨界點效應」,互動三至六個月的損失金額最高,反詐其實是在與時間賽跑,民眾應盡早中止任何可疑互動,並第一時間聯絡警方、銀行或反詐熱線。她認為詐騙不是單純的個人判斷失誤,而是一場信息與信任的持久戰。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