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人與事/如來笑佛在蓬萊\黃秀蓮

時間:2025-08-27 05:02:27來源:大公报

  「記得巴黎的蓬萊嗎?老闆退休了,餐館交給女兒打理。」「蓬萊!我當然記得,黎先生黎太嘛。」蘇雪的笑聲從溫哥華傳來,美好的回憶如漣漪漾開。原來只要給人溫暖,總會有人記在心裏,哪管地方遠近。

  數年前她赴法國露德聖母城(Lourdes)朝聖,到法國第一站當然是巴黎,我極力推薦蓬萊。她根據名片,加上我的清楚說明,輕易就抵達了。其實,巴黎地鐵儘管縱橫,可是站內指示清晰,只要弄清楚哪一線哪一站,肯定不會搭錯車,至於離地鐵站不遠的地方是難不倒遊客的。怎知正值八月,恰是法國的度假季節,餐館剛剛休息完畢,翌日才營業,飲食業要提早準備營業,老闆提前在店內打點。遠客但見大門鎖上,怕摸門釘了,但內有燈光,便叩門一問,跟應門的說個來龍去脈,老闆一聽,不假思索就說:「請進請進,我請你們吃水餃。」眼前僅是陌生人,可是主人明白遠道而來的心情,不忍人家失望,於是兩下手勢就送上水餃。朝聖路上的起點,一陣驚喜一段善緣恍惚在等着,注定要她先遇上好人,贈以暖胃暖心的水餃,以壯朝聖行色。

  老闆並非教友,餐館入口有一尊如來笑佛,乃熟客所贈,隱隱然有其寓意──入門一笑,且吃且笑。

  那麼,我這香港客,怎能識得遠在海外的蓬萊呢?這麼一問,更覺世事如網,在恰當的時空,有緣自會驀然相遇,無緣只好擦身而過。

  巴黎女友會中,美英是成名的時裝設計師,她家離蓬萊頗近。而蓬萊,中菜與人情同步奉客,幫襯一次後自會重來。也忘了是哪年了,總之我踏入蓬萊,還帶了一對法國老夫婦來品嘗炸蝦卷、春卷和咕嚕肉。煎炸之物,外脆內香,最得洋人歡心。這對老人家能說英語,曾帶我去諾曼第和西班牙馬略卡島(Mallorca)遊玩。老先生退休後在羅浮宮教授名畫欣賞,夫妻熱愛中國藝術,奈何他近年困於脊椎之患,站一會兒坐一會兒都艱難。唉,我能幫忙什麼呢?

  靈機一觸,想起了炸蝦卷。這道菜是手工菜,製作需時,必須預訂,便跟老闆約好,並敘述其事,他一以貫之地熱心說:「這老人家要不要看看跌打呢?」黎太站在旁邊提醒:「法國人怎會信跌打呢?」黎先生恍然,頷首同意。夫婦合拍,互相補足,經營小小的餐館,建立小小的事業,遇到話正投機的客人,尤其是來自香港的,就更豪興遄飛。話題從法國稅制、福利談到這餐館的租約、置業的機遇等,說什麼都直直爽爽,歡歡喜喜,餐館之內洋溢親和。

  在這因緣下,好幾回我拎着新鮮出爐的外賣,坐一線地鐵往香榭麗舍,探望久病的老朋友,且記得一直微笑。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