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英倫漫話/消失的遺產\江恆

時間:2021-08-12 04:23:56來源:大公报

  暮色下,一個沉重的背影,走在殘磚敗瓦之間,大路的遠方通向高樓林立的城市。這是英國導演特倫斯.戴維斯的紀錄片《時間與城市》(Of Time and the City)中令人難忘的一幕,該片是一部回憶錄,也是他寫給自己的出生地利物浦的一首輓歌。

  這部拍攝於十三年前瀰漫着濃濃鄉愁的影片,見證了利物浦這座古老城市的變遷:逝去的生命和記憶,消失的傳統和建築。鏡頭在展現時光殘酷的同時,也揭示出哀傷的隱喻,即那條大路就如同連接着過去與未來,讓人彷徨又迷惘。不久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撤銷了利物浦海濱商城(Maritime Mercantile City)的世界文化遺產地位,理由是政府的「過度開發」,對該區的歷史物質造成無可挽回的破壞,這個隱喻如今看起來真實得近乎殘酷。

  對於利物浦相信大家並不陌生,這個英格蘭西北部著名港口城市,除了擁有英超豪門利物浦球隊,還是充滿傳奇色彩的披頭四樂隊(The Beatles)的故鄉,每年都會吸引無數海內外球迷和歌迷前來朝聖。利物浦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倒不完全是足球和音樂,更多是它極具個性化的特色。比如強烈的北方口音,英國人稱之為斯高斯(Scouse)方言。在熱播的英劇《浴血黑幫》(Peaky Blinders)中,就大量出現這些代表工人階級和中下層的令人難以分辨的口音。以至於我與當地人交流時,經常被偉大的利物浦口音搞得暈頭轉向。

  還有就是歷史悠久的建築物,在利物浦市內較為知名的建築就多達二千五百餘座,數量僅次於倫敦,其中大部分建於十八世紀晚期及之後的大英帝國鼎盛時期,包羅了從都鐸時期到維多利亞時代的不同風格。與英國不少城市相類似,利物浦的這些建築因長年雨淋日曬,外牆普遍呈深褐色,看起來斑駁古樸,徜徉其中,往往會有一種時光倒錯之感。

  當然作為利物浦招牌的還是海濱商城,準確講,那是沿着海濱矗立的建築群,在外觀上和遍布着一幢幢不同風格建築物的上海外灘十分相像。整個建築群的核心是有「美惠三女神」(Three Graces)之稱的三大建築:皇家利物大廈、冠達大廈和利物浦港務大廈,它們見證了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該市崛起的歷程。其中最有故事的是冠達大廈,它融合了意大利文藝復興和希臘復興時建築風格,也是撞上冰山後沉沒的「鐵達尼號」製造廠商白星公司的原址所在。根據史料記載,「鐵達尼號」的註冊港是利物浦,在船的尾部可以看到「鐵達尼號,利物浦」字樣。今天在利物浦海濱仍能看到一個花崗岩紀念碑,是獻給二百四十多名在災難期間堅守到最後一刻的死難工作人員。

  然而,就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說,自二○○四年利物浦海濱商城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單後,該市陸續修建了風格極為現代的博物館和一號購物中心,並且計劃繼續大興土木,包括為英超球隊埃弗頓新建主場,以及打造「利物浦水岸」項目,將海岸線延伸兩千米,意味着要覆蓋十多處港口,這些都嚴重破壞了海濱商城作為世界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我在參觀利物浦海濱商城時也有同感,這些時髦的現代大廈將部分古老建築遮擋,看起來很不協調,原汁原味的東西沒有了,也失去了最貼近歷史的韻味。

  不止是海濱商城,受城市開發熱潮的席捲,歷史遺蹟的保護往往被忽視。二○一一年,作為價值數百萬英鎊的開發重建項目的一部分,前披頭四樂隊鼓手林戈.斯塔爾的故居,也險些遭利物浦市政府拆除。在歌迷組織的反對之下,甚至是英國住房部部長親自出面干預,房子才幸免於難,之後變成了一處供遊客旅遊和參觀的景點。

  放眼世界,如何在城市經濟發展和文化遺產保護之間找到平衡,是當今很多國家面臨的共同課題。不少城市為了吸引遊客和投資,或者創造商機和增加就業,經常選擇犧牲遺產保護。比如,阿曼的阿拉伯大羚羊保護區就因面積銳減,於二○○七年失去世界遺產頭銜。德國德累斯頓易北河谷在二○○九年也因建造現代化橋樑工程破壞景觀,遭世界遺產名錄除名。如今利物浦海濱商城成為第三個被除名的世界遺產,不禁讓人唏噓。

  據早前消息,有四千五百年歷史的英國巨石陣(Stonehenge),計劃在附近修建一條耗資十七億英鎊的大型隧道,也面臨被世界遺產除名的風險。修建這條長三點五公里的雙向車道隧道的初衷是為緩解交通緊張,由於巨石陣附近路段狹窄,常常堵車。去年底英國交通部在批准該項目時稱,隧道建成可減少交通擁堵和噪音,還這一歷史遺跡以清幽。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警告,若英國不改變計劃,會將其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這將是世界遺產除名的前兆。

  目前英國仍有三十一處世界遺產,包括倫敦塔、坎特伯雷大教堂、英格蘭湖區、威斯敏斯特宮、巴斯城等。如果不想這些寶貴的遺產消失,就必須在保護和開發之間做到統籌兼顧,這也是避免重蹈覆轍的關鍵。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