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航空樞紐/機管局:推廣港樞紐優勢 力拓長途線

時間:2025-09-22 05:02:21來源:大公报

  左圖:香港國際機場為全球最繁忙機場之一,目前營運的航空公司達140間。右圖:何達(左)表示,「世界航線發展大會2025」在香港舉行的意義重大。右為李浩峰。\大公報記者林良堅攝

  為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地位,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談及,要加速擴展航空版圖,積極吸引本地及非本地航空公司開辦更多航班,爭取訂立更多新民航協議及擴展航權,優先聚焦南美洲、中亞、非洲及中東等。本周在港舉行的世界航線發展大會可謂恰逢其時,香港機管局企業發展執行總監何達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期望透過會議增加與更多航空公司的聯繫,進一步豐富香港國際機場的航線網絡。

  香港機管局航空樞紐發展總經理李浩峰指出,疫後本港機場短途航線恢復理想,已達疫前約九成,長途航線恢復較慢,達約八成,「今次會主力與外國航空公司洽談,傾多點長途航線回來。」\大公報記者 林靜文

  「世界航線發展大會2025」由香港國際機場與全球航空業界活動主辦機構Routes合辦,吸引來自110個國家或地區、超過790間機構來港參加會議,是歷來最多。何達指出,現時有超過2500人報名、超過340個機場及逾250間航空公司參加,其間更會舉辦9000多場會議,讓全球航空業界聚首一堂,就多個與航空業發展相關的議題交流意見及討論,並探討在港機遇及開通新航線的可能性。

  發掘「一帶一路」沿線機遇

  何達表示,大會在港舉行意義重大,不僅體現了全球航空業對香港作為國際樞紐機場的認可,還可向世界展現香港航空業疫後發展,以及整個大灣區的經濟實力。

  他認為,目前香港機場的首要任務是把航線網絡和班次密度恢復到疫前水平,不僅是歐美等傳統航線,「一帶一路」沿線和東南亞地區也是很值得開發的市場。

  機管局近年把握機會,去年8月與越南及柬埔寨的機場營運機構和國家航空公司簽訂四份合作備忘錄;在剛剛過去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又與兩個中亞地區(哈薩克斯坦及烏茲別克斯坦)的合作夥伴簽署諒解備忘錄,以加強區內航空交通聯繫,以及航空發展上的其他合作。

  「航空公司很現實,哪裏有生意,就去哪裏開航線。」李浩峰說,目前在港營運的航空公司140間,超越疫情前的120間;航點200個,接近疫情前的220個,但航線數目卻還沒有恢復。他透露,疫情後短途航線日均旅運量和航班數字已回復至疫前約九成,其中以中國台灣、菲律賓及日本的表現最好。長途航線平均客運量回復至約八成,航班數量回復至約七成半,尤以印度德里及美國紐約表現最理想。至於航點數量,短途航線已回復至疫前超過九成,長途航線則至約八成多。

  三跑系統提升運力逾五成

  何達用「皇帝女唔憂嫁」來形容機場過去運力緊張,但隨着三跑系統投入運作,機場運力大幅提升逾五成,客運、貨運方面均有更大空間吸引航空公司來港開拓航線,「例如一些中亞國家,初期客運可能未必夠,但貨物足夠相信(航空公司)也能計到數。」

  此外,香港國際機場作為大灣區的核心機場,擁有「引進來、走出去」角色優勢。何達表示,未來會進一步增加香港機場的連接性,讓無論是香港還是國內外旅客均能有更多選擇,並透過多式聯運強化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接駁,同時在餐飲、購物和服務等方面提升客戶體驗,使香港機場繼續成為大家的首選樞紐機場。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