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穩中有進/中國外貿勁 出口進口連續三月雙增長

時間:2025-09-09 05:02:06來源:大公报

  上圖:中國進出口表現。下圖:與主要貿易夥伴數據。

  中國貨物貿易延續平穩增勢。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八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29.5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5%;其中,出口增長6.9%涉及17.61萬意元;進口11.96萬億元,下降1.2%,降幅較前七個月收窄0.4個百分點。單看8月,進出口同比增長3.5%;其中,出口增長4.8%,進口增長1.7%。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介紹,首八個月中國進出口累計增速較上半年加快0.6個百分點,其中,8月出口、進口已連續三個月實現雙增長,「面對嚴峻複雜的外部環境,外貿韌性持續彰顯、活力不斷釋放」。

  分析稱,儘管面臨全球貿易逆風,但在多元化對外開放,以及高新技術產品競爭優勢支撐下,中國出口長期韌性依然存在,未來出口下行風險預計可控。\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

  按美元計價,首八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41182.6億美元,同比增長2.5%;其中,出口增長5.9%,進口下降2.2%。單看8月,中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3.1%;其中,出口增長4.4%,進口增長1.3%。

  民企外貿佔比升至57.1%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劉濤表示,8月美元計價中國出口規模為近三個月來次高,出口增速仍處合理區間,但「搶出口」高峰或已過去。從出口商品看,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已成為中國出口「壓艙石」,特別是集成電路、汽車、船舶、醫療器械等產品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方面,塑料製品、紡織紗線等產品出口規模與去年同期變化不大,展現出一定韌性,惟服裝鞋靴、箱包、玩具、傢具等產品出口出現一定降幅。

  今年前八個月,同期,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同比下降1.5%至2.75萬億元,佔出口總值的15.6%。此外,民營企業仍是中國出口的主力。首八月,民營企業進出口16.89萬億元,同比增長7.4%,在中國外貿總值中佔比57.1%,比重較去年同期提升2.1個百分點。

  展望未來,畢馬威中國經濟研究院院長蔡偉判斷,「搶出口、搶轉口」效應開始退坡;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協定或對中國貿易活動設置間接限制,同樣對後續出口帶來利淡影響。不過,在多元化對外開放,以及高技術產品競爭優勢支撐下,中國出口長期韌性依然存在,未來出口下行風險預計可控。

  中誠信國際研究院院長袁海霞認為,未來出口或面臨較大壓力,建議除出台有針對性的措施助力外貿企業渡過困難時期外,還應持續優化出口國別和產品結構,強化與非美國家或地區的經貿往來,不斷提升高新技術產品在中國出口中的比重,增強出口韌性。

  新興市場消費升級 利中國出口

  同時,利好中國出口的積極因素依然存在。劉濤強調,一是中國具備全產業鏈和中高端製造業競爭優勢,出口目的地更趨多元,貿易領域創新亦有助於提升出口競爭力。二是中國在貿易談判和應對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中美仍有望在「平等互利」基礎上達成雙贏協議。三是美國司法裁決或在一定程度上推翻、限制或遲滯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措施,進而迫使美國在對外關稅談判中不斷讓步。

  申萬宏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相信,未來兩年若發達經濟體逐步開啟降息周期,將利好新興經濟體的外資流入和工業化提速,進而對中國生產出口起到拉動作用。他又謂,近年來新興市場中產群體佔比的加速擴張,正推動其消費市場升級,這為中國高附加值消費品出口提供了新機遇。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