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港珠澳橋珠海口岸改善工程 國慶前完工啟用

時間:2025-07-07 05:01:26來源:大公报

  圖: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入境小客車通關效率項目正推進。圖為車輛在大橋珠海口岸通關。

  【大公報訊】記者方俊明珠海報道:為迎接「粵車南下」「港車北上」車輛通關需求,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入境小客車通關效率項目目前進入集中施工階段。大公報記者6日從珠海市商務局(口岸局)了解到,該項目計劃於今年國慶節完工啟用。其中,優化「小客車蓄車區」,改造2785平方米綠化帶為車道;同時優化調整隨車乘客上客區,建設「口岸迎客室」;還優化「入境客車海關風險閘通道」,通行能力從1000輛/小時提升至1800輛/小時,通行效率提升80%。

  「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入境小客車通關效率項目旨在更好服務『港車北上』『澳車北上』和『粵車南下』車輛通關需要,緩解重大節假日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通關擁堵問題。」珠海市商務局(口岸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土建配套工程已提前動工,目前已完成優化出境貨車通關流線和「口岸迎客室」樹木遷移工作,以及拓寬車道的相關工作。預計今年9月初完成各項建設任務和設備調試工作,保證國慶節順利投入使用。

  通行能力大增80%

  其中,作為提升通行效率的重要舉措,「小客車蓄車區」將進一步優化,包括改造綠化帶面積約2785平方米為車道,可增加蓄車數量約150輛,改造大巴車道綠化帶為入境車道,延伸落客平台將現有部分綠化帶改造為落客平台。大公報記者了解到,通過蓄車能力擴容,可減少旅客等待時間,有效應對節假日高峰車流。而蓄車區不僅是停車空間,未來更可延伸為綜合服務節點,進一步結合智慧管理,從而實現「停得下、行得暢」的可持續交通目標。

  同時,優化入境客車海關風險閘通道,改造後的「海關風險閘通道」從9條增加到15條,通行能力從1000輛/小時提升至1800輛/小時。海關可通過大數據分析、AI風險研判等措施,對低風險車輛快速放行,高風險目標精準布控。業內人士表示,優化風險閘通道不僅直接提升車輛通行效率,更通過「智能技術+流程再造+制度創新」的組合拳,強化口岸服務能力,促進跨境經濟要素流動。

  該項目還將優化調整「隨車乘客上客區」,將現有團體大巴停車場改造成「隨車旅客上客區」,改造大巴停車位為小車停車位,改造後的小車停車位數量約200個。此外,還新建「口岸迎客室」。在出入境高峰期,迎客室可引導隨車旅客進入大廳分流查驗,避免旅客滯留車內或露天排隊。迎客室內還進一步按需求擬設置休息區、購物點及信息服務點,旅客可在等候時獲取通關指引、免稅購物或臨時休憩。

  推動口岸轉型成「樞紐經濟」

  業內人士指出,口岸迎客室不僅是硬件升級,更是服務理念的革新。從長遠來看,可通過「服務引流─消費增值─產業集聚」鏈條,進一步融合AI諮詢、數據互通等智慧技術與跨境規則銜接,釋放更大效能,推動口岸由「通道經濟」向「樞紐經濟」轉型。

  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有關負責人亦透露,為迎接大橋珠海口岸「北上南下」流量高峰,該站持續優化分流疏導方案,通過與港澳出入境管理部門建立溝通聯繫機制,提前互報出入境客流信息,提前加開、開足、開滿查驗通道;引進「快捷通道」備案前置採集設備、移動查驗終端、臨時人工查驗台等新型裝備,並協同地方政府開展「貨兼客」通道改造,為口岸通關持續「擴容、增道、提速」。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