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长廊 > 正文

王立群:千古歷史疑案 秦始皇是不是呂不韋的兒子?

時間:2021-01-07 15:16:41來源:大公網

  公元前249年,在呂不韋和華陽夫人的積極合力運作下,異人終於登上秦國國君的寶座,他就是秦庄襄王。然而三年以後,這位庄襄王便撒手人寰,留下了一個如日中天的秦國和年十三歲的兒子。當這位少年登上秦國政治舞台時,關於他的質疑也接踵而至,這個出生在趙國、一直跟隨在邯鄲做質子的父親長大的孩子,身世撲朔迷離。

  他究竟是異人的兒子還是呂不韋的兒子?這不僅成為秦國史上的難解之謎,也成為史學界的一樁公案,更成為兩千多年來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那麼,為什么秦始皇的身世會有這麼大的爭議?這個爭議因何而來?如何破解這個謎團?

  《千古一帝秦始皇》一書中,王立群先生對這段歷史疑案做出了詳細描寫和分析,跟着一起來看看吧。

微信截圖_20200506144215.png

  在中國歷史上,顯貴者的身世大都記載得非常清晰,尤其是帝王的身世從來都是史家不曾忽略的重點,然而對于秦始皇,卻是一個例外。《史記》對秦始皇的生父記載前後不一,頗有矛盾之處。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誰,成為聚訟不已的焦點。但是,總括起來,不外乎兩種看法。

  難道異人「喜當爹」

  異人被立為安國君的嫡嗣之后,與身為師傅的呂不韋關係日漸密切。這一天,呂不韋的家中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家宴。雖然,這只是呂不韋與異人兩個人的盛宴,但是,大富商的家宴仍然十分排場。

  酒酣耳熱之后,家宴中的歌舞表演開始。第一位出場的即呂不韋的愛妾趙姬。趙姬是邯鄲著名的舞女,長得極其美貌,她是那種能讓男人看一眼就過目不忘的女人;而且,趙姬還有一身好才藝——善舞,其舞功之美可獨步邯鄲。有才藝的美女更容易得到男人的寵幸,趙姬就是這樣一位才藝出眾的大美女。

  異人一見趙姬,立時眼前一亮,不由得暗中稱絕。呂不韋家中美女如雲,但異人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美艷的女人!趙姬的一身絕世舞功更讓異人看得目瞪口呆、熱血沸騰。

  異人此時也顧不得身為嫡嗣的王子身份,迫不及待地向呂不韋敬了一杯酒,緊盯着呂不韋說:請將這位美人賞給我吧!

  從異人異樣的眼光中,呂不韋早已看出異人的興奮,但是,他沒料到一位秦國太子的嫡嗣竟然如此大膽地向他奪愛。要知道,趙姬可是呂不韋的愛妾,而且,趙姬此時已經懷上了他呂不韋的孩子。所以,一聽異人提出這種不情之請,呂不韋心中頓時大怒。

  但是,呂不韋到底久經人生歷練,想到自己已經為異人破了家產,為了達到「立主定國」的目的,呂不韋懷着滿腔怒火,還是笑呵呵地說:可以,可以(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子楚從不韋飲,見而說之,因起為壽,請之。呂不韋怒,念業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史記·呂不韋列傳》)。於是,呂不韋拱手把自己如花似玉的愛姬獻給了異人。

  異人一聽,大喜若狂,立即擁着美人趙姬回到家中。趙姬對異人隱瞞了自己已經懷孕的事實,跟着異人回到家中,備受異人寵愛。到了十二個月時,趙姬生下一個男孩。因為這個男孩是正月出生,於是取名叫政(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史記·呂不韋列傳》)。由於異人與趙姬此時都生活在趙國,這個男孩被人稱作「趙政」(先秦時姓氏有別,女子稱姓,男子稱氏。秦始皇嬴姓、趙氏,故應稱為「趙政」)他就是中國歷史上鼎鼎有名的秦始皇。

  這段記載,出自司馬遷的《史記·呂不韋列傳》,透露的信息量非常之大。

  第一,趙姬的身份。《史記·呂不韋列傳》明確記載趙姬是「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這就告訴我們趙姬是邯鄲一位極其美麗而善舞的舞女,同時也是呂不韋的愛妾。

  第二,異人奪愛。異人是在呂不韋的家宴上第一次見到趙姬的,而且對其一見鍾情,硬是從呂不韋手中奪走了趙姬。

  但是,異人和趙姬的這次相見,也是一大謎團:這次家宴相見,是呂不韋有意安排,還是呂不韋無意為之?

  《史記》的記載有「呂不韋怒」四字,可見,呂不韋並不願意邯鄲獻姬。呂不韋對異人的投資是智力與金錢,目的是「立主定國」,並非要讓自己的兒子當國君。呂不韋有野心,但是,如果認為此時異人還未當上太子之時,他的野心就已經到了想讓自己的兒子當國君的程度,顯然有些過了。也許有讀者會說呂不韋是假怒,但是,即使呂不韋是假怒,是設局,是下套,這裏也有兩個問題需要探討。

  一是焉知性別。即使呂不韋有此野心,但是,懷孕的趙姬一定會生兒子嗎?呂不韋生活的戰國末年,還沒有B超能夠檢測出趙姬懷的是男是女。趙姬當時還能翩翩起舞,異人也未能看出趙姬懷孕在身,可證明趙姬與異人的相遇是在趙姬剛剛懷孕之時。一位剛剛懷孕的女子,恐怕B超都檢測不出胎兒的性別。所以,筆者認為,這次家宴,顯然不可能是呂不韋有意安排。這場名揚千古的邯鄲獻姬應當是一種巧合,是異人奪愛而非呂不韋有意設局。

  二是風險太大。「立主定國」已經讓呂不韋獲利豐厚了,如果呂不韋還想將懷上自己孩子的趙姬獻給異人,一旦敗露,恐怕呂不韋就要徹底玩兒完了,還奢談什么「立主定國」?邯鄲獻姬的最大收益在於生個男孩,因為這個男孩將來有權繼位為秦王;如果生的是個女孩子,呂不韋豈不是前功盡棄?呂不韋投資異人已經是冒險行為了,如果說呂不韋還想讓自己的兒子做秦王,肯定是腦子進水了。因此,趙姬再嫁異人,定非呂不韋之謀。

  傳世的歷史文獻不可能將歷史的真實毫發無損地記載下來。但是,《史記·呂不韋列傳》對「秦始皇的生父是誰」這一事件卻完整記載下來了。除了《史記·呂不韋列傳》的明確記載,還有兩項重要文獻記載:

  第一,《漢書》。

  第二,《資治通鑒》。

  這兩者都用了《史記·呂不韋列傳》之說,其中漢代文獻的記載可以旁證秦始皇為呂不韋之子。如《漢書·王商史丹傅喜傳》載:「臣聞秦丞相呂不韋見王無子,意欲有秦國,即求好女以為妻,陰知其有身而獻之王,產始皇帝。」再如班固在東漢明帝十七年的《上明帝表》中也說:「周歷已移,仁不代母。秦直其位,呂政殘虐。」

  由於關于秦始皇的生父是誰,司馬遷的《史記》記載最為翔實,其他傳世文獻的記載多引自《史記》,因此,判斷秦始皇生父以《史記》為基礎相對可靠。

  秦始皇是呂不韋之子說的最大優勢是有文獻依據。人們可以質疑甚至否定司馬遷之說,卻唯獨拿不出文獻資料來推翻司馬遷之說。從這個角度看,秦始皇的生父應當為呂不韋。

  秦始皇是異人之子

  這方面的文獻首推《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載: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為秦質子于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及生,名為政,姓趙氏。

  《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載非常簡約,值得重視的有三點:第一,異人娶呂不韋姬為妻;第二,呂不韋姬生始皇;第三,始皇名為趙政。最為關鍵的趙姬懷孕嫁異人一事完全沒有記載。

  司馬遷《史記》的這兩條記載都明確記載異人娶的是呂不韋的愛妾趙姬,趙姬生了秦始皇。只是趙姬被異人娶回家中之時是否懷孕,《秦始皇本紀》無載,《呂不韋列傳》則明確記載。《史記》的《秦始皇本紀》與《呂不韋列傳》的記載有矛盾嗎?二者確有明顯矛盾。

  第一,《秦始皇本紀》完全未寫趙姬懷孕一事;第二,《秦始皇本紀》稱始皇「趙政」,而非「呂政」。

  據此推測,司馬遷可能看到的是兩種史料,一種稱趙政,另一種稱呂政。還可以舉出《史記》中的一條佐證,證明司馬遷看到的是兩種史料:《史記·楚世家》記有:「十二年,秦昭王卒,楚王使春申君吊祠于秦。十六年,秦庄襄王卒,秦王趙政立。」

  如果司馬遷看到的僅僅是趙姬懷孕嫁異人一種史料,那麼,《史記》中所有的記載都應當和《呂不韋列傳》相同,那就不應當有《秦始皇本紀》中「名為政,姓趙氏」和《楚世家》中「秦庄襄王卒,秦王趙政立」的記載。司馬遷如此記載,只能證明司馬遷同時看到了兩種相左的史料,而且無法斷其真偽,所以,《秦始皇本紀》和《呂不韋列傳》的記載反映了當時兩說並行的史實。如果認為本紀與列傳所記相矛盾,那麼,我們相信哪個?

  一是根據《史記》慣例,本紀線條粗,列傳更翔實,所以,在本紀與列傳相矛盾的情況下,應當相信列傳。

  二是迄今為止,沒有一條文獻記載能駁倒《史記·呂不韋列傳》的記載。但是,《史記·呂不韋列傳》還有一條早已為人們關注的記載:趙姬是「至大期時,生子政」。

  「大期」作何解?「期」是滿足一定的時間,因此,「大期」有兩解:一是十個月(滿十月懷胎),二是十二個月(滿一年)。但是,不管如何,趙政並非不足月出生。

  依照現代醫學知識,女性的妊娠期是二百六十六天,從末次月經的第一天算起是二百八十天。預產期的月份是末次月經所在月份加九個月,預產期的日期是末次月經的第一天加七天。如果末次月經的第一天是一月十日,那麼預產期就是十月十七日。正常生育時間的底線是二百九十三天,超過二百九十三天就是過期妊娠。

  過期妊娠非常危險!

  在秦始皇出生的戰國末期,如果出現過期妊娠,胎兒的生命很可能保不住。即使出現奇跡保住了生命,出生的嬰兒也一定不健康。這是因為古代的醫療條件和今天相比差得太遠。如果趙姬是過期妊娠,生下來的嬰兒能健康嗎?秦始皇智力過人、精力過人,絕對不可能是過期妊娠所生下的嬰兒。

  所以,按照現代醫學常識,如果趙姬是懷孕之后嫁給了異人,那麼,她一定是在二百八十天左右生下兒子,也就是嫁給異人之后不足十個月一定要生子。可是,《史記·呂不韋列傳》的記載,趙姬是「至大期時,生子政」,不是不足月生子。僅此一條,即可破趙政是呂不韋之子說,可以破千古之惑。此問題古人奇之,今人不可再奇,亦無可再奇。

  趙姬始屬呂不韋后歸異人可信,趙姬帶身孕歸異人絕不可信。

  趙姬與呂不韋懷孕生子之說有《史記·呂不韋列傳》記載與漢代文獻記載,趙姬與異人懷孕生子之說有沒有文獻依據呢?

  有!

  第一,《史記·秦始皇本紀》。

  第二,漢代文獻中有秦始皇叫趙政的記載。

  西漢淮南王劉安的《淮南子·人間訓》中記載:「秦王趙政兼吞天下而亡。」劉安是劉邦的孫子,他對西漢政權取代嬴秦的合法性肯定是完全承認的,即使如此,劉安並沒有說秦始皇是呂政,仍然稱秦始皇是趙政。劉安和司馬遷是同時代人,他看到的史料顯然承認趙政是異人之子,所以才稱秦始皇為「趙政」。

  《淮南子·傣族訓》又說:「趙政晝決獄而夜理書,御史冠蓋接于郡縣,覆稽趨留,戍五嶺以備越,築修城以守胡,然奸邪萌生,盜賊群居,事愈煩而亂愈生。」

  漢人王符《潛夫論》卷九《志氏姓》篇講述秦國興亡史時說:「其後,列于諸侯,五世而稱王,六世而始皇生於邯鄲,故曰趙政。」可見,漢人並不全信「呂政」之說,西漢的劉安、東漢的王符都稱秦始皇為「趙政」,這是漢人主張秦始皇是異人之子的佐證。

  第三,《史記·呂不韋列傳》的史料來源至今並不清楚。《史記·呂不韋列傳》的史料來源至今不明,先秦另一重要史學典籍《戰國策》完全沒有記載趙姬有身孕后嫁異人之事。

  第四,趙姬懷孕說邏輯道理不通。

  從邏輯上講,《史記·呂不韋列傳》的文獻記載也有明顯疏漏。明人王世貞《讀書后》認為:

  自古至今以術取富貴、秉權勢者,無如呂不韋之穢且卑,然亦無有如不韋之巧者也。凡不韋之所籌策,皆鑿空至難期,而其應若響。彼固自天幸,亦其術有以攝之。至於御倡而知其孕,必取三月進之子楚,又大期而始生政,于理為難信,毋亦不韋故為之說而泄之秦皇,使知其為真父而長保富貴邪?抑亦其客之感恩者故為是以詈秦皇?而六國之亡人侈張其事,欲使天下之人,謂秦先六國而亡也。不然,不韋不敢言,太后復不敢言,而大期之子,人烏從而知其非嬴出也。(王世貞《讀書后》卷一《書呂不韋黃歇傳后》,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

  趙政不是異人的兒子純屬個人隱私,司馬遷所據史料能記載此事,表明肯定有人知道了這件隱私。那麼,是誰向外界透露了這一隱私呢?牽扯到這一隱私案的只有呂不韋、趙姬、異人、趙政四個人,異人是最重要的當事人,但是,他也是最不可能知道這一段隱私的人,因此,也最不可能向外界泄露這一隱私。

  趙政很難知道這個隱私,即使趙政知道,也絕對不敢泄露,否則,就意味着他沒有王族的血統,其王位也將不保。

  對于趙政的迷離身世,最有發言權的應該是他的母親太后趙姬。只是,在政治利益面前,趙姬不能說出真相。趙姬儘管不懂得政治,完全是在無意中被卷進了政治漩渦,但是,在秦王趙政到底是誰的兒子這一重大問題上,她的頭腦仍然是清醒的。她知道自己話語權的分量。所以,趙姬是最有資格說出真相的人,但是,迫于強大的政治壓力,她也是最不敢說出真相的人。由於趙姬的緘默,這段歷史至今真相不明。

  有人推測,趙姬除非是為了救呂不韋,否則,她絕對不敢泄露這一隱私。事實證明,當呂不韋蒙難之時,趙姬仍然緘默不言。只有呂不韋,他是這一隱私的制造者,也是公開這一隱私的受益人,因此,呂不韋最有可能向外泄露這一隱私。但是,正因為他是這一隱私的受益者,他的泄露也最不可信。所以,《史記·呂不韋列傳》這段史料來源的可靠性也就打了折扣。

  但是,也有另一種可能,即趙姬在由呂不韋愛妾轉手為異人夫人之時,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懷上的是誰的孩子。所以,破解這一千古之謎,不能單靠文獻依據,更要依靠現代醫學知識。

  我們還應當考慮到一個因素,即後人對秦亡六國和六國亡秦非常關注,因此,對秦始皇是「呂政」還是「趙政」的爭論恰恰是這種關注的一種具體表現。稱「呂政」,實際上說秦亡六國之前它自己已經滅亡了;稱「趙政」,則承認是秦滅六國而非六國滅秦。

  元人陳櫟《歷代通略》卷一載:「人見秦滅于二世子嬰耳,豈知嬴氏之秦已滅于呂政之繼也哉?」

  明人梁潛《泊庵集》卷六載:「秦之亡以呂政。」

  這兩條記載反映了六國亡秦的觀點在後世也有相當的市場。趙政的身世在當時或者後世已經成為一種政治鬥爭的工具。如果趙政與呂不韋有血緣關係,首先說明趙政不是秦朝王室嬴氏血統,他的政敵就找到了一個最好的造反理由。其次,呂不韋可以憑借和趙政的親情獲得趙政的支持,便于和長信侯嫪毐對抗。最後,此說頗夠解六國人之恨。六國之人呂不韋讓其子奪了秦國江山,證明秦先于六國而亡,這使被秦滅亡的六國人感到心理上的滿足。

  由於秦始皇的身世撲朔迷離,難于釋疑,所以,學術界出現了第三種聲音:要麼依賴將來的DNA檢測,要麼認為秦始皇的生父是誰無關緊要,因為無論秦始皇是誰之子,都不妨礙對秦始皇的評價。這只能是學界的一種無奈之舉。

  《史記》記載有沒有被篡改

  《史記》中對秦始皇身世的記載很容易使我們想到另一種可能,那就是司馬遷在《史記》中關于秦始皇身世記錄的本紀與列傳本來基本一致,都記載他是異人的兒子,但是,《史記》的這些記載被部分篡改。後來相關文獻認為秦始皇是呂不韋之子的都是依據了被篡改的文字。產生這種懷疑是緣于司馬遷在寫作《史記》時即使有粗疏之處,對秦始皇身世這樣的重要問題不會如此自相矛盾:在這裏說是異人之子,到那裏又說是呂不韋的兒子。作為史家的司馬遷出現如此淺顯的訛誤可能性很小。從另一個方面看,這也正好說明《史記》中有關秦始皇身世的記載被做了篡改,篡改得不夠嚴謹全面,所以出現了兩說並存的情形。由此,必然會產生一個問題:為什么會有人有意篡改秦始皇的身世呢?

  第一,秦始皇死後,對他的評價既有歌頌,也有謾罵,歌頌有歌頌的理由,謾罵有謾罵的依據。將《史記》中秦始皇身世篡改為呂不韋之子顯然不是為了歌頌他,它應當是出自對秦始皇異常厭惡者之手。

  第二,既然想對秦始皇的出身進行篡改,既可以把秦始皇說成是呂不韋的兒子,也可以把秦始皇說成是其他人的兒子,而篡改者將其確定為呂不韋之子,他首先要使讀者相信,他所篡改的是真實的,並盡力不留篡改的痕跡,至少他是努力這麼做的。因為呂不韋是運作異人登上國君寶座的關鍵人物,與異人的關係最為密切,而且,呂不韋與趙姬也的確存在不正當的兩性關係,因此,選擇呂不韋作為篡改的內容補充,是最容易讓人信服的,篡改目的也最容易達到。

  第三,將秦始皇篡改為呂不韋之子,是為了誹謗秦始皇。對秦始皇的種種誹謗,在他還健在時就已經開始了,之所以誹謗秦始皇,緣于秦始皇的各種統一大略與具體的治國措施,這種誹謗與侮辱在《史記》及相關文獻中均有不少記錄。將秦始皇改為呂氏之子就能侮辱秦始皇嗎?能。因為呂不韋是個商人。商人在古代中國是最被人看不起的,不管他多麼有錢。呂不韋棄商從政的行為說明他潛意識中也並不認同商人的地位。在古代中國,商人是被排在各種職業的最後,有些時期甚至明確規定商人穿的兩只鞋子不能一樣,留的頭發兩邊不能一樣,類似「陰陽頭」,以此鄙視商人。要說明秦始皇政治的非正統最好從其出身的非正統說起,出身在古代中國是被特別看重的。這種邏輯是:商人在社會上是低等的,是被人瞧不起的,商人之子當然也不是好東西,商人之子當了皇帝,也絕對不會是正統的,所以做的事情也不是什么好事。要做到這一點,還有什么比把秦始皇說成是私生子而且是商人之子更有效的呢?

  第四,對秦始皇身世進行篡改的這個不知名者有可能是一個儒者。秦始皇依靠法家的那一套進行統治,坑儒儘管有人懷疑,焚書是確實發生了,而且秦始皇對儒者的態度一向不大客氣,這就可能導致某個儒者對司馬遷的記載進行篡改。

  第五,《史記》中被更改的這段記載與《戰國策》中的一段非常相似,篡改者有可能是受此啟發。《戰國策》卷十七《楚策四》記載:

  楚考烈王無子,春申君患之,求婦人宜子者進之,甚眾,卒無子。

  趙人李園,持其女弟,欲進之楚王,聞其不宜子,恐又無寵。李園求事春申君為舍人。……於是園乃進其女弟,即幸於春申君。知其有身,園乃與其女弟謀。 園女弟承間說春申君……春申君大然之。乃出園女弟謹舍,而言之楚王。楚王召入,幸之。遂生子男,立為太子。(范祥雍《戰國策箋證·楚策四》)

  《史記·春申君列傳》也有這段記載。春申君向膝下無子的楚考烈王(前262—前238年)進獻了已經懷孕的女人,生下的兒子被立為太子,繼承了王位。對秦始皇身世進行的描述,與這段文字何其相似。

  由上面這幾點理由,我們可以推測,《史記》中關于秦始皇是呂不韋之子的記載很可能是後來的一個對秦始皇非常厭惡的儒者進行的有意識的篡改。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