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而創作的水下舞蹈《紅》。
黑暗中,一束追光落下,一名舞者緩緩潛入池底——《紅》,就此拉開帷幕。這部近2分半時長的視頻作品,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崛起的故事。由深圳歌劇舞劇院首席舞者張婭姝主演,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而創作的「水下舞蹈四部曲」之《紅》近日上線,僅一天時間,各平台播放次數已超2億。
製作方深圳市三人行網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深圳三人行)創始人謝雷稱:「這讓我們再次看到了中國文化的自信與崛起!」
深圳三人行打造的「水下舞蹈四部曲」分別是《祈》(又名《洛神水賦》)、《紅》、《喜》和《傳承》。今年端午節期間,《祈》在河南衛視播出後即在網絡上引起熱議。此次上線的《紅》,是禮讚建黨百年之作,上線一天內各平台播放次數已超2億。謝雷表示「沒有想到大家對於紅色題材很感興趣」。
講求視覺設計
《紅》雖然隻有一名舞蹈演員,但故事上呈現了舊中國窮苦百姓的4個階段:剛開始墜落入水,周圍無盡黑暗,代表在中國近代時期「救亡圖存」鬥爭失敗下,人民的痛苦崩潰絕望和掙扎;隨後,演員跟隨一縷光去抓住一抹紅綢,與紅綢赤旗纏繞上升、擁抱貼面,代表共產黨的出現,給人民帶來希望;緊接着,五面赤旗出現,演員穿梭其中進行一段長舞,表現出找到方向希望,未來會越來越好;最終,演員在猶如花朵的五面赤旗中翻轉,代表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人民一路激昂向上,迎來光明未來。
「《紅》和《洛神水賦》(即《祈》)很不同。《洛神水賦》演員身上是紅、黃、綠三種最艷麗的顏色,畫面足夠吸睛。但《紅》的演員則身穿褪色的橙色,視覺上沒有太強的衝擊感,再加上紅色題材的嚴肅性,我們最開始認為這部作品點擊量不會太高。」謝雷介紹,《紅》前半部分展現的是舊中國時期窮困群眾的無助、迷茫、掙扎,因此導演郭吉勇與團隊策劃拍攝時,服裝上特意選用了灰暗的橘色,讓演員看起來更加慘淡、絕望。
作品後半部分,紅綢赤旗的加入,才讓整個作品到達高潮,視覺上也漸漸震撼:演員跟隨一縷光先是抓住了一抹紅綢,而後五面赤旗出現,演員穿梭其中,灰橘色與鮮紅色開始交融、碰撞,「這代表着中國民眾在中國共產黨的保護下,找到方向和希望。」謝雷介紹。
3天2夜潛水逾400次
紅綢好看,卻也是整個拍攝最困難的部分。導演郭吉勇帶領團隊27人,3天2夜時間裏,潛水400多次,才完成了《紅》的拍攝。「此次拍攝是團隊迄今最難最複雜的一次拍攝。各種寓意、情緒、控制、調度還有紅綢在水中的布置……都非常困難!」郭吉勇說。
記者了解到,為準備最合適的紅綢,拍攝團隊提前一個月就購置了8種紅綢進行泡水調色、厚度、垂感、透感度的測評。最終,選擇了5條6米長、1.5米寬的綢子。為了讓這重量達20多斤的紅綢在水下呈現漂浮狀態,現場甚至配置了5名旗手進行水下控制,將紅綢根據不同劇情舒展開來配合舞蹈演員在水中的動作,「搭建」起絕美場景。最終,才呈現出成片裏演員在紅綢中自由翻騰的畫面。
「視頻完成後,我們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謝雷表示,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深圳三人行以自己擅長的水下舞蹈拍攝來進行獻禮,很有意義,「《紅》是一部嚴肅的獻禮作品,也是一部有力量的舞蹈作品。我們關注了網友的評價,他們不僅在觀看時看到了水下舞蹈的美,也會反思今天的美好生活來源於革命者的奉獻,這就是《紅》這個作品的目的!」
水舞四部曲」年內陸續上線
《祈》(又名《洛神水賦》)中,舞者何灝浩的曼妙舞姿引起熱議。
深圳三人行打造的水下舞蹈四部曲《祈》(又名《洛神水賦》)、《紅》、《喜》和《傳承》,在今年內陸續完成製作和上線。它們分別為天、國、家、傳承的主題:《祈》向水中神靈祈求風調雨順,《紅》獻禮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喜》再現中國傳統婚俗寓意國泰民安一派祥和,《傳承》以水下太極體現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其實,《祈》與《紅》並不是深圳三人行的首次嘗試水下舞蹈。水下國風舞蹈《卷珠簾》同樣出自深圳三人行。「我們從2018年開始做短視頻時,就在眾多類目中鎖定了當時內地較少涉及的極限挑戰領域,如潛水、衝浪、航海等。」
謝雷介紹,《喜》將在水下布置一個巨大而鮮艷的紅色「喜」字,重現中國傳統的拜堂儀式場景;《傳承》則計劃將太極搬到水下,以太極宗師和演員互動的形式,在水中表現太極動作的風仙道骨。「因為水下舞蹈可以營造飄逸、仙氣的意境,因此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很多元素與水契合。我們三人行會不斷探索水下舞蹈和文化的結合,產出更多樣、優質的內容。
文化產業需「細嚼慢嚥」
《卷珠簾》、《祈》、《紅》……每一個作品上線,都會上熱蒐。背後的深圳三人行也逐漸受到行業關注,不少投資方主動上門,但謝雷都謝絕了,「我們不想被資本裹挾,更願意做有情懷的內容。」
「《卷珠簾》時工作人員隻有3個人,《紅》8個人,《祈》27個人,隨着我們對自身製作要求越來越高,投入的人力和成本也越來越高。」但謝雷認為,「文化產業是一個『細嚼慢嚥』的產業,我們這四部曲只是單純為了產出優質的內容。如果有資本進來,導演和團隊的壓力就會很大,我希望他們可以純粹地去策劃、拍攝與製作。」
謝雷認為,深圳的文化產業也在蓬勃發展。他發現,越來越多的深圳年輕人喜歡潛水、航海、衝浪等時尚健康的業餘愛好、社交方式。憑着對新媒體的敏銳嗅覺,他堅信和海相關的內容創作,更有深圳特色,也一定會「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