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旅遊合作與發展大會在京舉行(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朱燁 攝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朱燁)由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主辦的世界旅遊合作與發展大會,5日於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期間在京舉行。大公文匯全媒體新聞記者獲悉,聯合會通過多方專案徵集和前期洽談,目前已確定21個意向簽約專案,總額達157.1億元(人民幣)。
此外,在大會設置的旅遊投資洽談會環節,19家基金公司、26名基金經理亦與專案方代表進行了現場洽談,進一步磋商合作。
21個意向簽約專案中,青島大澤山風景名勝區專案、浙江蘭溪國際遊艇小鎮專案、國際音樂之都專案、安全文化體驗中心綜合體專案、白河灣國際休閒小鎮一期專案等5個代表專案,進行了現場簽約。
其中,安全文化體驗中心綜合體專案是位於房山區的一座主題樂園,簽約雙方將利用各自優勢,整合國內外資源,共同打造全國佔地面積最大、內容最全面、設備最先進、互動體驗性最強的安全科普體驗場館,用於全民安全防範文化旅遊以及提升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深度和廣度等。
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理事會主席、北京市市長陳吉寧在會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沒有改變人們對旅遊的熱愛,反而催生了分散化、個性化、定制化、預約化的旅遊新模式,為旅遊業重啟和經濟復蘇打開新的機遇之門。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部長胡和平表示,中方願與各國深化合作、分享經驗,共促行業繁榮發展。談及旅遊業的疫後恢復,他倡議,政府應加強統籌、重點幫扶;企業應危中求機、蓄力儲能;遊客應轉變理念、健康出遊。他強調,旅遊企業特別要適應資訊化的要求,用好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發展智慧旅遊,推進預約、限量、錯峰出遊,提升旅遊的發展品質。
數位化成旅遊發展新趨勢
大會還發《新冠肺炎疫情下世界旅遊業的恢復與發展報告》。其中,「數位化」成為旅遊業疫後轉型復蘇的關鍵字。《報告》認為,數位化正重塑旅遊業的運營模式,而疫情倒逼之下,加速了這一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