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旅行城市故事 > 正文

【緣聚香江 中聯辦員工之窗】可愛的香港

時間:2020-04-23 10:26:09來源:香港文匯報

  宣傳文體部 汪平川

  在香港這片1,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這麼一群可愛的人,他們身上兼具了東方的含蓄與西方的直白,兼具了東方的煽情與西方的冷淡,兼具了東方的情感與西方的客觀,他們簇擁在這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港飄半年多的日子裡,我與港人朋友朝夕相處、休戚與共,確幸此生不虛此行。

  熱情的待客之道

  6月的香港,時晴時雨。記得那是我到港的首個周末,出於對無綫電視劇的熱衷,我獨自一人乘船來到了著名影星周潤發的故鄉--南丫島。優美的海岸風光,百年的天后古廟,濃厚的藝術氣息,不禁令人沉浸其中。然而,正當我為《寵物情緣》劇中美景──模達灣歡呼時,突然間烏雲壓陣飄起了雨。百般無奈,我只好停住腳步借戶人家的屋簷避雨。

  這會,屋內走出了一位老伯,他姓張,是島上的原住民。「進來坐會吧,這雨沒那麼快停。」一句暖心的話語夾雜着雨滴飄進了我的耳朵。起初我有些許猶豫,但見雨勢不減,我還是進了屋。一杯熱茶、一條毛巾,溫暖着我的心窩。張伯跟我講述了新石器時代中期古人深灣聚居的歷史,講述了19世紀周姓氏族從香港仔移居榕樹下村的艱辛,也講述了島上居民抗擊「山竹」颱風的慘烈……聊着聊着,我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美景。

  張伯的熱忱好客,正是千千萬萬港人待人之道的縮影。香港貴有購物天堂的美名,優質的顧客服務乃制勝之道。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處處都能感受到他們「以客為本」的理念,也許這背後有「神秘顧客」制度的鞭策,但是這些習以為常的「職業操守」似乎早已滲透到他們的骨髓,伴隨着血液一起流淌。

  生根的規矩意識

  9月的一個午後,我前往西九龍高鐵站為友人送行。送完站,我走出自動門正準備攔的士,站在60米開外的一位女工作人員,剎那間以近乎百米衝刺的速度衝了過來,頓時把我驚住了。聽她解釋我才明白,原來此處的士只下客不上客,我連聲道「唔好意思」。試想,倘若類似的情形發生在其他地方,也許工作人員張隻眼閉隻眼也就作罷,然而在香港,你毋須質疑他們守規矩的決心。

  走在狹窄的街區,你可以見到飛馳的計程車呼嘯而過,卻見不到肆意的實線輾壓;在郊野的旅途,你可以見到樹枝上的藍絲帶隨風起舞,卻見不到地上乃至溝縫中一丁點的人文劣跡……「因為,不是什麼都需要別人來提醒、督促的。」這是一個港人給我的答案。無規矩不成方圓,規矩就是他們高於一切的生命線。

  眾所周知,活力是這座城市的腳步,「噔噔噔……」是這座城市的音符。我們常說,香港人走路像跑。快節奏正是港人守規矩的意志,襯托的是守時重效的品質,快裡面蘊藏着一種積極進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一種勇於創新、頑強拚搏的敬業精神,一種對本職工作敬若神聖的職業素養。

  務實的「AA」文化

  去年11月底,我陪一些業界朋友到福建參訪。當我們正準備在永定土樓──振成樓前合影時,一群「小販」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搶佔了最好機位。我們的攝影師剛按下快門,身旁已有人拿着我們的合影吆喝着「一張10元,兩張15元……」望着團員們躍躍欲試,我不禁嘀咕「要不我自己掏錢都買下來送給大家吧」。

  一個港人好友看出了我的心思,把我攔住了。好友輕輕耳語,「兄弟啊,我知道你的好意,但這樣不太合適。」見我詫異的神情,好友知道我涉港未深,補充道:「雖然錢數不多,但不符合香港的AA文化。倘若照片一張5元,40人共200元,也許大家還能欣然接受;倘若照片一張20元,大家都會覺得欠了你的人情;要是照片一張50元,那肯定沒人會贊同你那麼做。」

  話雖簡短,但引人深思。來港這段日子,每每與朋友出街覓食,到結賬時常常能聽到「我們AA吧」。我們知道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中國人重人情、好面子,寧願囊空如洗,也不願「小氣」的各掏腰包。而西方人推崇個人獨立,他們注重的是對別人和自己私有財產的尊重,受西方思想影響頗深的港人,更加崇尚「AA」文化。相比內地飯局的「人情投資」,港人的AA制更顯得簡單務實。

  歷經了近180年的打磨,中西文化在此水乳交融,形成了香港獨特而迷人的多元氣質。正因為有了一代又一代香港人的勤勞與智慧,才能讓香江的不朽傳奇不斷續寫。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