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調查:港童平均9歲擁首部智能手機團體倡校園零手機 增加現實世界體驗

時間:2025-10-20 05:01:40來源:大公报

  左圖:機構呼籲增加兒童在現實世界的活動與體驗。右圖:有調查指出,逾45%兒童每日玩智能手機兩句鐘。

  有機構近月調查發現本港有約40%的6至8歲兒童出現近視,專家指近距離用眼活動(例如使用電子屏幕)屬重要成因。另有機構昨日公布調查結果,兒童首次擁有智能手機的平均年齡僅為9歲,有四分之三的家長認同推遲使用智能手機會對孩子產生正面影響,過半受訪者同意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不利孩子身心健康。他們亦擔憂網絡安全威脅、影響學業及成癮的可能性。

  機構倡議兒童推遲接觸手機,包括推行零手機校園、推遲使用智能手機到至少14歲、推遲使用社交媒體到至少16歲,以及增加兒童在現實世界的活動與體驗。\大公報記者 郭如佳

  本港非牟利機構Look Up Hong Kong,與市場研究公司IPSOS合作於2025年7月訪問了651名本港家長,當中有74%來自公立學校,14%來自私立國際/直資學校,12%來自國際學校(包括英基學校)。這些家長的子女年齡則涵蓋6至16歲。

  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四分之三受訪家長表示沒有智能手機無法生活,逾45%兒童平均每天花2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使用智能手機(從初小學生的25%到初中學生的63%),34%的兒童每周只有一次(或完全沒有)進行校外戶外活動。

  逾8成家長曾因手機與子女爭執

  關注智能手機使用問題的臨床心理學家、Look Up Hong Kong顧問藍兆雅表示,「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根本就是要奪取注意力─如果連成年人都難以駕馭,怎能指望兒童可以做到?」她續說:「這些科技是家庭矛盾的導火線,有超過80%家長曾因使用問題發生過爭執,亦令到兒童面臨嚴重風險─25%兒童曾被陌生人接觸,6至10歲兒童中,有13%接觸過不當成人內容。」

  儘管存在這些擔憂,現實是幾乎所有兒童(98%)在4歲時都擁有智能手機(6至10歲相關比率為52%,11至13歲相關比率為86%),首次擁有智能手機的平均年齡僅為9歲。

  有見不少家長對此感到挫敗和需要支援,Look Up Hong Kong推出了覆蓋全港逾千間中小學的家長承諾行動,家長在一份網上協議中簽署,以示承諾推遲孩子使用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的年齡。家長可以看到孩子的學校和班級中有多少人簽署了承諾書,然後透過學校社群與志同道合的家長聯繫。「在我們的調查中,超過85%家長表示有意參與,另外,全港亦已經有80多所學校推行家長承諾行動。」Look Up Hong Kong的Tanya Strongman說道。(家長可於Look Up Hong Kong網站閱覽承諾書:https://www.lookup.hk/zh-hk)

  兒科醫生兼Look Up Hong Kong顧問Dr. Vivian Mark指出:「在日常診症中,我們看到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如何影響心理健康(睡眠不足、焦慮、抑鬱、專注力下降、行為與情緒管理問題、飲食失調)和身體健康(肥胖、肌肉骨骼疾病、缺乏運動、眼睛不適及近視)。我們的倡議並非要向科技說不,而是為了保護我們孩子關鍵的成長歲月,保障他們當下和未來的健康。」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