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旅行城市故事 > 正文

新春拜謁醫聖祠\趙偉娜

時間:2019-02-27 09:15:37來源:香港文匯報

  張仲景等十大名醫像。 作者提供

  剛剛過去的春節,國人都會吃水餃。食餃思源,也會想起水餃發明人--「醫聖」張仲景。三十多年前我考入河南中醫學院,第一天就被校園裡張仲景塑像所吸引,其名言「不為良相便為良醫」也成了我的座右銘。

  正月十二,筆者一行驅車南陽,專程去拜謁著名的「醫聖祠」。抵達南陽時飄起雪花,位於城東溫涼河畔的醫聖祠更顯得莊重肅穆。祠園坐北朝南,一對子母闕高聳門前,闕上的彩繪朱雀傲視藍天。子母闕和大門上方各鑲嵌郭沫若和舒同手書的「醫聖祠」三字,遒勁有力。步入園內,迎面為大理石照壁,鐫刻張仲景生平。巍峨壯觀的漢代建築古樸典雅,山門、長廊、中殿、兩廡相得益彰,院中央是仲景墓和鐘鼓樓,兩邊豎有岐伯、扁鵲、華佗、王叔和、孫思邈、李時珍等十大名醫塑像,令人敬畏。偏院有醫聖井、醫聖橋、荷花池、百壽亭、素問亭等景觀。祠園佔地700畝,給我第一印象是:莊嚴、大氣、優雅、厚重。

  陪同的劉女士告訴我:1988年醫聖祠即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醫聖張仲景祭祀」列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翌年又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全國中醫藥文化教育基地」,如今還是南陽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第二課堂。弘聖齋前還有習仲勳題字牆,上書:「中醫中藥來之民間,用科學方法加以研究提高,再用之民間,為人民造福」。館藏百餘件珍貴文物和上萬冊古代典籍,彰顯了張仲景成長之路。

  張仲景,名璣,東漢和平元年(公元150年)生於南陽。當時朝廷腐敗、烽煙四起,瘟疫流行、民不聊生,張仲景家族200多人十年間就病死百餘人,其中七成殤於傷寒。這些都令年幼的張仲景既悲且憂,他痛恨朝廷腐敗使百姓遭殃,立志從醫、制服瘟神。漢桓帝延熙四年(161年),11歲的張仲景拜南陽名醫張伯祖為師學習醫術。張伯祖以「篤好醫方,精明脈證」揚名南陽,每次診病開方都深思熟慮,經他治愈的病人不計其數,眾口皆碑。聰明善思的小仲景跟着張老學醫,從外出診病、號脈開藥,到上山採藥、回家炮製,都專心致志任勞任怨,大獲老師讚賞。有張老精心傳授,張仲景學業和醫術突飛猛進。

  張仲景乃世家子弟,漢代推行「舉孝廉」選官制度,品學兼優的張仲景也於漢靈帝建寧三年(170年)進入官場,建安元年(196年)45歲的他更被任命長沙太守(湖南最高長官)。當上封疆大吏的張仲景卻不改初心,將「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奉為信條。他張貼安民告示:「每月初一和十五大開衙門,為民治病」。湘江兩岸沸騰了,民眾奔走相告,衙門前聚起病弱群眾,還不乏背着鋪蓋遠道而來的患者。張仲景端坐大堂之上,為一個個患者「望聞問切」、寫方開藥。堂堂長沙太守衙門,儼然變成免費的「便民醫院」,醫聖祠裡栩栩如生的彩繪群雕再現了這一幕。自古國人將坐在藥舖給人診病的醫生通稱「坐堂醫生」,就來自張仲景的坐堂行醫!

  當時戰亂頻繁、瘟疫流行,傷寒更是國之大患。張仲景博覽《素問》、《靈樞》、《難經》、《陰陽大論》、《胎臚藥錄》等歷代醫典,「勤求古訓、博采眾方」,用於臨床活學活用,逐漸成為當地名醫,醫術甚至超過恩師。張伯祖也為弟子自豪,對他寄予厚望。大醫仁心的張仲景決定撰寫一部針對傷寒病的專著,為民解憂、弘揚中醫。建安十年(205年)他辭官隱居嶺南,五年間孜孜不倦日夜奮戰,將積累數十年的知識和臨床經驗融於筆端,完成了劃時代的十六卷醫學名著《傷寒雜病論》,後成《傷寒》和《金匱要略》兩書,被歷代醫家奉為醫學經典。

  從中醫理論和中華文化角度看,《傷寒雜病論》是我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的醫學專著,是中華醫學史上最偉大名著之一,從而奠定張仲景在中醫史上的領先地位。隨着時間推移,該專著科學價值也越發凸顯,成為後世從醫者不可或缺的必讀書。正如清代醫家張志聰所言:「不明四書者不可以為儒,不明本論(即《傷寒雜病論》)者不可以為醫。」今天《傷寒論》與《金匱要略》仍為我國醫科大學必修課程。因「青蒿素」榮膺諾貝爾醫學獎的藥學家屠呦呦,也得益於張仲景的《金匱要略》。醫學無國界,該書也備受外國同行看重,被國際醫學界競相研讀。1993年世界權威醫史機構將張仲景列入29位世界醫史偉人。迄今研讀《傷寒雜病論》的外國專家多達數萬人,僅日本就有千餘位。張仲景還有《辨傷寒》、《評病藥方》、《療婦人方》、《五藏論》等專著,可惜由於兵荒馬亂年代久遠,大多散失殆盡。

  千百年來,《傷寒雜病論》被奉為「方書之祖」,張仲景享譽「經方大師」,《傷害雜病論》所確立的辨證論治作為中醫臨床基本原則,被尊為中華醫學的靈魂和圭臬。晚年張仲景仍專心醫學,公元219年在嶺南辭世。285年,遺骸被後人運回故鄉安葬,並在南陽修建了仲景墓和醫聖祠。

  醫聖祠裡許多楹聯非常精妙,我用手機逐一拍下,以緬懷、銘記、弘揚張仲景卓越功績。包括「陰陽有三辨病還須辨證,醫相無二治國在於治人」、「辨六經辨八綱心小膽大,反權豪反名利智圓行方」、「博采眾方攻陽補陰拯助病患逸前,勤求古訓辨證論治撰述醫書傳後」、「啟法程立宗鑒直取天地真意,救民瘼濟蒼生正是大醫本心」、「感往昔淪喪勤求博采著傷寒功貫古今垂千世,痛橫夭莫救辨證論治分六經澤被中外惠萬民」……

  筆者久久佇立醫聖像前,對同伴說:「張仲景所以成為一代『醫聖』,源於他有四大亮點:一,他情繫治病救人,終身不忘初心;二,他師承名醫張伯祖,方能『名師出高徒』;三,他身為官宦卻愛民如子懸壺濟世,首開『大堂行醫』,大得人心;四,他敢創新、多建樹,寫出不朽的《傷寒雜病論》!」

  步出醫聖祠,眼前飛雪飄舞,我驀然想起一段珍貴史料:那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抵南陽正逢狂風暴雪的冬至,白河兩岸滯留許多衣衫襤褸的鄉民,不少人耳朵都凍爛。張仲景心懷慈悲,叫弟子在河邊搭起醫棚,買來羊肉、辣椒及驅寒藥材,剁碎後用麵皮包成耳朵模樣,放進鍋裡煮熟,做成「驅寒矯耳湯」讓災民服用。鄉親吃罷「驅寒矯耳湯」個個渾身暖和、兩耳發熱,耳朵凍瘡也不治而愈。人們便競相仿造「驅寒矯耳湯」食用,為它賜名「餃子」,中原便有了「冬至不吃水餃,當心耳朵凍掉」的民諺。

  今天全國各地吃餃子風俗,也是紀念張仲景這位親民愛民的一代醫聖啊!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