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以來,京城氣溫超過30攝氏度已成常態,超過35攝氏度的日子也越來越多。待在屋裡憋悶,空調幾乎要從早開到晚,走出樓宇,稍微一動就大汗淋漓,委實不爽。
說真的,京城有一個「清涼世界」,不妨一同體驗。很多人雖心存疑惑,確因很久沒有出門,遂權當散心了。炎炎夏日,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內清涼十足,遊客們在冰面上盡情飛馳,感受運動的魅力。
冬奧會上運動員在此創造世界紀錄並多次刷新奧運紀錄,高亭宇在這裏實現中國冬奧男子速度滑冰金牌「零的突破」。雖然很多人在電視上看過冬奧比賽,但對這個名為「冰絲帶」的速滑館知之甚少。我有幸參加冬奧,在冬奧期間多次觀看比賽,但在夏季沒有來過,憑着一種不可言說的直覺,我篤定這是清涼世界。
速滑館在奧運公園的西北邊。下車後,再次驚愕於「冰絲帶」的規模如此巨大,在空曠廣場上,除了幾組矗立的「冰花樹」之外,沒有別的建築物,速滑館宛如一座卧蠶式的小山。速滑館主門口前,還保留着藍底白字「BEIJING 2022」標識, 一對兒可愛的冰墩墩擺放在標識兩側,無疑是給光臨「冰絲帶」者拍照留念的地方。
天開始熱起來,在館外拍了幾張外景照後匆忙走進速滑館。一進館,涼風撲面而至,好似到了另外一個天地,再次證明了自己的正確判斷。環形走廊一眼望不到頭,外側玻璃窗支架、地板、天花板和樓梯欄桿均呈淡灰色,清澈的玻璃窗把外面的熱氣和雜音隔絕,內側牆面和支護的天藍色,令人感到格外涼爽清靜。
進入館內,這一建築的宏偉就是一座冬奧博物館,保留了舉辦比賽時的布置,世界各國舉辦冬奧會的標識、吉祥物、火炬、獎盃等圖標、照片、實物在環形的走廊一側展示,又見巨型殷紅色飛雪人的雕像,飄逸瀟灑,讓我無限遐想,比賽場景再次浮現眼前,耳邊又響起冰上雪地拼搏的歡呼聲。
我乘電梯到了頂層,輕輕拉開標有號碼的入口門,又好像倒吸了一口涼氣,這不僅是因為溫差,還是那氣勢磅礴的速滑館大得令人驚嘆。舉目環視,一排排藍白相間的座椅組成了一個大迴環,那裡曾經坐着觀賽觀眾,一個宛如鏡面的白色賽道圍起另外一個長方圓藍色冰場,而這個優美的畫面又被高空的天幕燈光所複製,一上一下,交相輝映。中央那組升降旗幟的白色垂線,在燈光下又宛如一個通天的透明柱,遠遠看去,整體真是一組難以描述的奇異景象,隨着腳步的移動,不斷變換,妙不可言。
冰道上不時會出現專業的滑冰人,以有優美的姿態和速度像是在復盤當時的賽場,欲在酷熱的夏天再過過滑冰癮;而冰面上的絕大多數人則是一些冰上見習者,趔趔趄趄的動作有點像幼兒學步;還有一些是純屬來過冰道之癮,穿上冰刀,坐在冰車上,讓滑冰裏手推着前行……場地上大都是些年輕人,也有不少男孩女孩,在父母精心的呵護下,享受冰雪世界的樂趣。
真沒想到,這個如此寬綽美好的速滑館,在盛夏派上了用場,變成一個舒適自由的好去處,讓人們敞開心扉去回憶那往日的歡樂,讓人們忘掉煩惱鬱悶去憧憬未來的美好生活。
這時突然意識到自己想象的「清涼世界」,這個真是個地地道道的「清涼世界」,是從來沒有想到的「完美世界」,況且,若不下冰場試試身手,只是逛逛看看,走走坐坐,是絕對不收任何費用的,滿足了大家的熱門打卡心理。國家速滑館在炎炎夏日為滑冰愛好者提供一個可以兼顧運動與納涼的好去處。在後冬奧時代,北京將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紮實做好後冬奧文章,大力弘揚北京冬奧精神,努力提升場館賽後運營水平,建設智慧化場館,促進體育與文化、科技的融合發展,將場館打造成冬奧遺產可持續利用的典範。(文圖:米廣弘 大公文旅特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