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通識考試完結,不少教師和同學認為考卷不太艱深。上文談論過卷一的考卷安排。本文繼續探討本年卷二考卷。
卷二題目資料為例,今年通識卷二題目的考卷資料全是文字資料,與昔日的考卷形式相近(詳見試題資料類型附表),其他資料如相片、漫畫等皆沒有出現。因此,考生最重要是如何善用文字資料。延伸回應題與資料回應題大大不同,題目中的資料是作為引發考生思考的起點或作為導入,答題時並非一定要用相關資料。因此,題目用詞並沒有根據資料、依據資料等用詞。考生們要多多注意。
至於考問用詞及方式方面,今年沒有評估要求較高的評估題(詳見試題題型及用詞附表)。不少考生也認為相比過去兩年的考卷,本年的考卷或較淺。當然,考卷中仍有一些題目如比較題,對不少考生來說仍是一大挑戰。卷二和卷一不同,便是不是全部題目也要回答,考生只需要在三題中選答一題。大家可以根據本身的強項,選取合適的題目。至於三題的(a)部分是考問因素或影響,對考生可說應該不太困難,但三題也用了可能一詞作輔作考問,大家要多多注意。
至於卷二分數分布方面,分數已趨向穩定,由(a)8分及(b)12分所組成,過去三年的分數安排也是這樣(詳見試題分數安排附表)。考生要留意如何在1小時15分鐘內回答20分的題目,回答次序是先難後易,或是先易後難,便取決於大家的答題技巧。
至於題目所涉及的單元範疇,今年的範疇與過去多年一樣(詳見試題單元分布安排附表),平均分布在不同的單元,既有今日香港單元、現代中國單元、全球化單元、公共衛生單元。考生只要多點準備,應該沒有多大困難。
試題單元分布安排
總結來說,今年卷一的考卷與過去的考卷相近,考問的形式及議題也是大多考生所熟悉。考生們只要多作準備,應該沒有多大困難。至於要奪取高分,大家要多留意答題技巧及重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