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任芳頡報道:國新辦1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
「十四五」以來,中國糧食產量邁上新台階,2024年糧食產量首次突破1.4萬億斤,中國人均糧食佔有量達到500公斤,不僅14億多人的飯碗端得更牢,而且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也加快構建。
「十四五」以來,保持了農業農村發展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良好勢頭,為整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農業農村部部長韓俊提到,去年全國的糧食產量首次突破1.4萬億斤,比2020年增產了740億斤。目前人均糧食佔有量已達到500公斤,做到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國家糧食安全有充分保障。同時,棉油糖產能持續提升,果菜茶、肉蛋奶和水產品的供給充足,種類多樣,老百姓的餐桌越來越豐富。
農業科創邁進世界第一方陣
近年來,國家進一步完善糧食生產各項支持政策,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已經實現全國全覆蓋。去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達17.9億畝,比2020年增加了3800多萬畝。「最近,農業農村部派出18個調研組到全國各地去現場看,秋糧面積是穩中有增。」韓俊介紹,目前秋糧長勢正常偏好,奪取秋糧豐收有很好的基礎和條件,要奮力奪取全年糧食豐收,實現全年糧食產量1.4萬億斤左右的目標。
建設農業強國,利器在科技。「中國農業科技創新整體水平現在已經進入了世界第一方陣。」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興旺介紹,關鍵核心技術實現較快突破,育成一批生產急需的重大品種,選育出優質高產水稻、節水抗病小麥、機收籽粒玉米、高油高產大豆等急需品種,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雞、華西牛、南美白對蝦等品種打破國外壟斷,市場佔有率持續提升。
「十四五」期間,中國大力培育農業領域的科技領軍企業,目前在研的國家農業科技項目中,參與企業超過1000家,佔參與單位總數的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