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黑豹》政治奇想

時間:2018-02-23 03:16:00來源:大公網

  圖:《黑豹》改編自漫畫

  農曆年檔期票房最強的西片,非Marvel新作《黑豹》(Black Panther)莫屬。如非有超級英雄片的外殼,相信香港觀眾不會蜂擁入場看這部幾乎全黑人的電影,更甚者,《黑豹》也有強烈的黑人政治內容。/劉偉霖

  虛構小國瓦干達(Wakanda)表面上是非洲窮國,但實際掌握了萬能金屬「汎合金」這個寶庫。瓦干達建立起比當前世界超前數百年的文明,為免此寶貴資源被外人爭奪,多年來它一直把先進文明隱藏。瓦干達是多個部落的聯盟,世襲的統治者當年服用一種被汎合金改造過的神奇藥草,因而擁有超強法力,化身無敵的「黑豹」,擊敗多個部落,平息紛爭,而此種藥草以後由王位繼承人獨享。

  瓦干達以非洲窮國身份,參與國際事務。老國王在一次針對聯合國的恐襲中身亡,其子鐵查拉(T'Challa),由查特域克保斯曼(Chadwick Boesman)飾演,繼承王位。可是,他這個王位不是十拿九穩。首先他在加冕儀式中受到一個多年來不願臣服國王的部落的挑戰,此外,瓦干達坐擁可以改變世界的力量,數百年來卻只求自保,不願動用汎合金的力量拯救非洲,甚至是在美國受壓迫的黑人,惹來某些部落的不滿。

  白人軍火商克勞(Ulysses Klaue)在三十年前得悉汎合金的秘密,他勾結瓦干達人,嘗試把汎合金偷出來。鐵查拉登基後,克勞再次發動攻勢,鐵查拉親自出征,希望能以黑豹的力量阻止野心家。但他不知道,克勞不過是生於美國、但有瓦干達血統的哲達卡(T'Chaka)的棋子。哲達卡帶着亡父的恥辱以及未酬的大志,誓要向鐵查拉報復。

  構思有趣

  導演賴恩古格勒(Ryan Coogler)只是三十出頭,幾年前以《公義終站》(Fruitvale Station)成名,該片描述一名黑人被白人警察槍殺的案件。第二部作品《洛奇外傳》(Creed)的故事重心從白人洛奇轉至其黑人宿敵阿波羅之子身上。兩片俱不是以凌厲影像著稱,可見Marvel起用古格勒,並非追求影像的新意,而是想要故事上的突破。

  《黑豹》的兩位編劇中,古格勒掛頭名,他對故事創作的支配性應該非同小可。影片第一個妙點是,開宗明義把片中的「黑豹」和四、五十年前的美國黑人激進組織「黑豹黨」扯上關係。話說史丹李(Stan Lee)創作《黑豹》漫畫角色時,該組織還有兩、三年才被美國主流所認識,所以,史丹李要解釋自己創作黑豹角色時,根本不知道有該組織存在。

  而影片的引子是放在一九九二年洛杉磯暴亂之時,而該段戲是講哲達卡之父正在準備乘着洛杉磯暴亂,煽動美國黑人發動武裝革命。這也帶到古格勒第二個好點子,他把汎合金這種物質寫成超級厲害,而不只是原著中有一點點特殊效用,所以就衍生全片最大的問題:到底用不用這種物質去打救全球黑人?這也是片中的奸角最想做到的事情。此構思比單純的打打殺殺、稱霸地球有趣多了。

  如是者,《黑豹》的世界觀,包含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兩路思潮。第一個是應否以武力手段爭取黑人權益,甚至是用武裝革命建立純黑人的國度,影片對這一點明確的持否定態度。第二樣是東望非洲,期望非洲在脫殖後建立自由國度,可以讓美國黑人回「鄉」定居。全片的美國場景,好像就只得哲達卡自小居住的奧克蘭(Oakland)公屋,黑人在那兒飽受壓迫,而非洲卻有瓦干達這個先進國度,恍如受壓迫的美國黑人的救世主。

  打戲失色

  正如政治問題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解決,大家亦不應期望一部兩小時的商業電影可以賦予一個成熟的答案。可以把這些連黑人觀眾都未必想思考的問題,放在被全球觀眾觀看的商業電影中,已是非常了不起,所以也無謂用自己的政見,去評價本片的政治思想了。不過順帶一提,多部落的瓦干達曾經互相爭鬥,也可以解讀成非洲內戰不斷,永無寧日的隱喻。

  《黑豹》一方面在故事層面令人有驚喜,但影像及動作場面卻令筆者失望。沒錯,筆者看了預告片,天真到以為本片的動作場面以及拍攝手法會非常特別。以超級英雄片來說,動作確實偏少,當中的「現實」動作場面的比重頗大,劇本還要安排鐵查拉服藥除去「黑豹」神力和人對打,這樣更是打了兩次。

  《奇異博士》(Doctor Strange)同樣有動作場面不足的問題,不過男主角班尼迪甘巴貝治(Benedict Cumberbatch)的魅力演出,應該比起動作場面,對他的粉絲有更大的吸引力。筆者並不關心黑人文化及電影,就難以對飾演鐵查拉的查特域克保斯曼有共鳴,美國黑人觀眾喜歡看他也說不定。反而是本片最多戲的白人:美國特工Ross,是由《新福爾摩斯》(Sherlock)中飾演華生的馬田費曼(Martin Freeman)演出,都不知是不是「福爾摩斯」甘巴貝治的好帶挈哩。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