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民進黨立委不顧勞團強烈反對,強行在一片混亂中通過「一例一休」修改草案初審,最快下月在「立法院」表決。民進黨立委的蠻橫行徑引起公憤,勞團聲言要在明年的地方選舉中制裁民進黨。去年民進黨當局硬推「一例一休」上路,結果民怨四起,不得不作出部分修改,但不僅未能平息坊間怒氣,反而又引發新一輪爭議。「一例一休」已經成為蔡英文政府揮之不去的夢魘。
一年多以來,「行政院」、「立法院」前爆發多次抗議衝突都與「一例一休」有關。到底這個讓民進黨聲望跌跌不休的「一例一休」是什麼?是「每周休兩天」?還是「每周休一天」?蔡英文曾說,她研究「一例一休」之後,發覺非常複雜,連她是法學博士,但像是變形工時等很多相關法條,看了三遍也不一定看得懂。推出政策的領導人自己竟然也是一知半解,真是莫大的諷刺。
其實,所謂「一例一休」是介乎「每周休兩天」和「每周休一天」的畸形產物:打工一族每周可休息兩天:一天為「例」假,資方不得要求上班;另一天為「休」假,資方可要求員工上班,須支付加班費。而「一例一休」是來源於2016年大選期間民進黨承諾上台後實施「周休二日」、且不刪除7天公眾假期,但執政後才發現該政策窒礙難行:一方面,資方抱怨「周休二日」大大提高勞動成本;另一方面,公務員當年實行「周休二日」是以「刪除19天公眾假期中的7天」為代價,何以勞工既能享受「周休二日」,又毋須「刪除7天公眾假期」?於是蔡英文政府推翻了自己的承諾,決定刪除7天公眾假期,並以「一例一休」代替「周休二日」。但「一例一休」中的「休假日」,如果資方要求員工上班,則要支付高昂的加班費:加班4小時以內,一律以4小時計,加班逾4小時至8小時以內,一律以8小時計。這樣荒謬的計算方法當然遭到工商界的強烈抵制。一些小企業、小商舖於是減少營業時間,縮減或取消加班時數,部分勞工則抱怨賺不到加班費、薪資減少。
今年9月賴清德接任「行政院長」後,着手修改備受批評的「一例一休」,雖然刪除了不合理的加班費核算方法,但卻放寬加班工時上限,例如,加班時數從每周最多46小時增至54小時,被勞工團體批評向資方傾斜,讓台灣「過勞死」的現象更加嚴重。
「一例一休」動輒得咎,這是民進黨當局自作自受。若不是該黨在選舉中亂開「政治支票」,若不是該黨未經慎重研究和評估就匆匆實施「一例一休」,也不會落得如今「父子騎驢」的困境。民進黨這種「急就章式」的施政只會令島內社會陷入無窮無盡的爭拗中。但由於執政權和立法權都掌握在民進黨手中,在野的國民黨無力抵抗,以致民進黨當局如脫繮野馬般瘋狂前進。台灣民主政治的亂象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