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綠營「切香腸式台獨」重蹈扁覆轍\朱穗怡

時間:2017-12-04 03:15:50來源:大公網

  最近民進黨「去中國化」的目標從文化領域轉移到政治方面。繼上月民進黨當局把「蒙藏委員會」併入「文化部」後,日前又有民進黨立委提案,把「行政院」屬下的大陸委員會改名為「中國事務委員會」,並裁撤僑務委員會。看來,民進黨並不滿足於只是在文化、社會領域通過「去蔣化」、「去孫化」、淡化抗戰紀念等伎倆來切割台灣與大陸的歷史文化聯結,正迫不急待地把「獨」手伸進政府組織架構,企圖把具有濃厚大中華色彩的「蒙藏委員會」、陸委會、「僑務委員會」一一去掉,為「法理台獨」埋下根基。

  然而,島內最新民調顯示,台灣多數民眾不支持「台獨公投」,挺「獨」的人數比例也創八年來新低。民進黨卻仍活在半個多世紀前兩岸對抗的陰影下,真是悲哀。

  根據台灣相關法律的「一中精神」,大陸地區和台灣地區同屬一個國家,所以仍保留「蒙藏委員會」和「僑務委員會」,而處理大陸事務的最高機構為陸委會,而非「外交部」。但正正由於這些部門體現了「兩岸同屬於一中」的精神,而成為民進黨的「眼中釘、肉中刺」。多年來,民進黨人士都欲除之而後快,無奈一直無法在「立法院」取得多數席次而作罷。如今民進黨首度掌握「行政」和「立法」大權,可以為所欲為,通過任何它想通過的法案。

  上周以民進黨立委為首的「立法院」通過廢止「蒙藏委員會組織法」。1928年在大陸設立的「蒙藏委員會」從此走入歷史。如今民進黨立委變本加厲,意欲把陸委會改名為「中國事務委員會」。這分明是要向外界宣告兩岸是「兩個國家」。

  蔡英文政府口口聲聲說向大陸釋出「善意」,但「去中國化」的步伐從未停歇,不斷靠向「法理台獨」,由此談何「善意」?倘若該提案在「立法院」通過,勢必在台海掀起軒然大波,後果不堪設想。

  現今民進黨人士搞「台獨」的手法一如當年陳水扁政府,以「切香腸」的方式,首先從較不敏感的文化、社會領域開始推行「去中國化」,然後轉向具有高度敏感性的政治領域,一步步試探大陸方面的反應和底線。

  然而,無論民進黨耍何種伎倆,「台獨」都是死路一條。「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自治區獨立失敗」足以證明,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不論是在東方還是在西方,都是至高無上的國家利益,「台獨」注定失敗。

  此外,島內多數民眾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紛紛呼籲民進黨調整僵化保守的兩岸政策。而且隨着大陸綜合國力不斷提升,遏制「台獨」的手段和籌碼也越來越多。民進黨搞「切香腸式」的「台獨」,不過是重蹈陳水扁政府的覆轍罷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