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話你知/9月秋颱勁 1953年「蘇姍」掛49小時

時間:2025-09-08 05:01:37來源:大公报

  圖:市民昨日傍晚冒風雨趕路。\大公報記者何家駿攝

  根據天文台數據統計,1946年有紀錄以來於9月曾發出34次8號或以上颱風信號,其中7次懸掛10號風球,分別是1957年強颱風「姬羅莉亞」、1962年超強颱風「溫黛」、1964超強颱風「露比」、1983年超強颱風「愛倫」、1999年颱風「約克」、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以及2023年超強颱風「蘇拉」;3次懸掛9號風球,分別是1949年無名颱風、1953年強颱風「蘇姍」、2003年強颱風「杜鵑」。

  歷年9月的8號或以上風球維持時間大部分都超過10小時,其中以1953年的強颱風「蘇姍」懸掛時間最長,達到49小時10分鐘。

  「秋颱」一般指於9月至11月生成的熱帶氣旋,其移動路徑及強度均較夏季複雜多變,究其原因在於華南地區受東北季候風支配,季候風會影響位於南海水域的熱帶氣旋,可能產生「疊加」的共同效應,令熱帶氣旋的風勢增強,變得難以預測。

  秋天的熱帶氣旋,通常在海面攝氏26度或以上的海洋形成;但此時東北季候風正逐漸支配華南,源自內地高氣壓氣流,一般會為華南帶來較涼及乾燥的空氣。兩者相遇會出現兩種結果,一是兩者「疊加」,令風勢更大;或是熱帶氣旋在季候風乾冷的氣流的影響下而減弱。\大公報記者 肖泓宇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