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今年以來央行多次強調貨幣政策穩健中性,未來一段時間貨幣金融環境料難以出現顯著變化
11月8日,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成立,並召開了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和十九大召開之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之前,選擇在這一時點舉行會議對於研判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動向具有重要的意義。從相關報道看,未來一段時間金融工作將主要集中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堅持穩健貨幣政策。今年以來央行多次強調貨幣政策穩健中性,體現為保持貨幣總量穩定,綜合運用價、量工具和宏觀審慎政策加強預調微調,調節好貨幣閘門。央行更多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投放流動性,公開市場操作前瞻性、靈活性和精細化程度不斷提高,操作工具組合更加豐富多元,通過削峰填谷熨平流動性波動。
本次會議再次重申穩健貨幣政策基調,意味着未來一段時間貨幣金融環境難以出現顯著變化,貨幣大幅收緊和放鬆都看不到。
二、更好地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金融服務實體是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三大任務之一,圍繞實體經濟全面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和水平。
防範跨市場風險
首先是積極發展普惠金融,大力支持小微企業、「三農」和精準脫貧等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着力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此前央行宣布明年定向降準即針對此;其次是加強對創新驅動發展、新舊動能轉換、促進「雙創」支撐就業等金融支持;再次是做好對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重大改革舉措、重大工程建設的金融服務;最後是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功能,積極有序發展股權融資,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改善間接融資結構。
三、強化金融監管協調,提高統籌防範風險能力。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中指出,金融監管的體制問題存在引致系統性風險的可能。在新業態新機構新產品快速發展,金融風險跨市場、跨行業、跨區域、跨境傳遞更為頻繁的形勢下,必須加強監管的統籌協調,主要是七個方面:統籌協調中央監管部門、統籌系統性風險防控與重要金融機構監管、統籌監管重要金融基礎設施、統籌金融業綜合統計、統籌政策力度和節奏、統籌協調中央和地方金融管理、統籌協調監管權力和責任。
四、更好地保障國家金融安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明確金融安全對於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後,周小川行長在《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中進一步明確了金融安全的隱患在三個方面:一是宏觀層面的金融高槓桿率和流動性風險;二是微觀層面的金融機構信用風險;三是跨市場跨業態跨區域的影子銀行和違法犯罪風險。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強調對於防範化解系統性風險應該更加主動,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着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線和風險應急處置機制。未來將從實體經濟的去槓桿、強化金融機構防範風險的主體責任來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
五、更好地維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一方面要加強資本市場制度建設和監管,形成融資功能完備、基礎制度扎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完善有利於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有利於增強金融有序競爭、有利於防範金融風險的機制。
上半年證監會出台了上市公司股份減持新規,未來相應的制度措施有望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