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在上海舉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華為展區的「昇騰384超節點」成為全場焦點。\新華社
據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7月31日消息,國家網信辦當天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後門安全風險約談英偉達公司,要求英偉達公司就對華銷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後門安全風險問題進行說明並提交相關證明材料。此前,有美國政客叫囂美國出口的先進芯片必須配備「追蹤定位」功能。
學者向《大公報》表示,國家網信辦約談英偉達具有預防性和前置性,將網絡安全關口前移,而非被動應對。在中美關係層面,這是中國主動塑造關係、把握戰略博弈主動權的體現,旨在借美方相關囂張言論規訓英偉達,並向全球傳遞美國無權在產業領域肆意損害他國安全的信號。\大公報記者 趙一存、凱雷北京報道
近日,英偉達算力芯片被曝出存在嚴重安全問題。此前,美議員呼籲要求美出口的先進芯片必須配備「追蹤定位」功能。美人工智能領域專家透露,英偉達算力芯片「追蹤定位」「遠程關閉」技術已成熟。
維護用戶安全 保障數據安全
為維護中國用戶網絡安全、數據安全,依據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有關規定,國家網信辦於7月31日約談了英偉達公司,要求英偉達公司就對華銷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後門安全風險問題進行說明並提交相關證明材料。
所謂「技術後門」通常指繞過正常安檢機制,獲取對程序或系統訪問權的方法,其設計初衷是方便開發者進行調試和修改漏洞,但如果未及時刪除,被惡意攻擊者利用,就會變成安全風險,能夠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訪問系統、獲取敏感信息。一些境外生產的芯片、智能設備或軟件或在設計製造階段就被故意預埋了「後門」,給國家帶來洩密風險。
上月中,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勳赴京出席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開幕式並參加相關活動,為黃仁勳年內第三次來華。黃仁勳其時宣布,美國已批准H20芯片銷往中國。H20是為遵守美國出口限制而推出,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AI加速器,它更適用於垂類模型訓練、推理,無法滿足萬億級大模型訓練需求,整體性能略高於華為昇騰910B。據報道,今年4月,美國政府決定禁止英偉達向中國市場銷售其H20芯片。有關禁令迫使英偉達面對高達150億美元的巨額損失。
今年以來,黃仁勳多次公開呼籲美國政府放寬對中國的芯片限制。黃仁勳接受美媒訪問時曾表示,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未來兩三年內可能達500億美元,錯失這一市場將是巨大損失。
中國互聯網電子數據研究院電子數據法律與政策專家組委員、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朱巍表示,一旦芯片後門導致個人信息向境外洩露,對相關領域、國家安全風險極大,特別是戰略風險,這是美國技術與數據霸權的體現。此類行為如「間諜」般威脅數據安全,按法律應排除妨害,解決之道在於自主創新,華為等企業崛起凸顯國產替代的必要性。
劍指美國霸權 消弭供應鏈隱患
朱巍強調,不應由美國單邊標準主導芯片安全,中國可牽頭制定無漏洞、無霸權的國際標準,打破其軟性控制。特別是應自主創新、自主生產,依靠技術轉化,而非依賴外部進口和外援。
復旦大學發展研究院金磚國家研究中心主任沈逸認為,在中美關係層面,這是中國主動塑造關係、把握戰略博弈主動權的體現,旨在借美方相關囂張言論規訓英偉達,向全球傳遞美國無權在產業領域肆意損害他國安全的信號。「美方相關技術宣稱是網絡霸權產物,只會威脅全球供應鏈安全、削弱美國企業可信度,」沈逸表示,這更加強化中國推進「安全可控」產品的必要性,印證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重大隱患的判斷。
反壟斷領域專家、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苟博程強調,H20芯片後門漏洞的硬件級追蹤定位和遠程控制功能,會導致數據主權喪失、關鍵設施癱瘓等風險。因此,此次監管意義重大,企業應將芯片安全納入「環境、社會及管治框架」,降低對外依賴,數據合規能力成國際競爭准入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