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各種各樣的經濟行為都是借助從大氣層中吸取太陽光的能量進行的,從而增加了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致使全球氣溫上升。
這些污染物主要是在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碳。現在二氧化碳的濃度要高於65萬年前,而且每年都在繼續加重。
泰勒(趙娟娟譯)在《地球危機》(北京:海南出版社,2010年)一書中指出,這種氣候變化現象意味着全球變暖的速度正在加速。
全球暖化使得向大氣排放的污染物數量增加,從而導致了氣候模式的改變以及極端惡劣天氣發生的頻率。
在過去100年裏,全球平均溫度已經上升了0.8度,雖然上升的溫度很有限,但僅僅是這一點就足夠引起地球氣候的重大改變,例如冰川在消融,珊瑚礁在消退,沙漠在擴張,雨林在縮減。如果全球氣溫進一步上升,則會帶來毀滅性的惡果,包括數以萬計的物種的滅絕、雨林變成無樹草原、沙漠化程度加劇、洪水氾濫等情況。
科學家們提出,人類不僅要阻止全球變暖趨勢的惡化,而且還要努力使地球溫度降低到升高之前的水平,這樣可以保持生物物理過程的平衡性。
氣候危機是個人利益超越了集體利益、對物質的佔有勝過良好的社會關係、金錢比道德重要造成的。
作者認為要解除氣候危機,是全人類的道德責任。我們必須將共同利益作為我們生活的重心。
本書用了大量的數據,指出了地球危機已迫在眉睫,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全人類共同合作去克服這場危機。
香港通識教育會 李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