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經濟新周期言之尚早/富途證券行政總裁 鄔必偉

時間:2017-08-12 03:15:56來源:大公網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自今年二季度以來,中國各項經濟指標非常喜人,均超預期。對於現在的經濟形勢究竟是「新周期」出現,還是資產泡沫化,各個專家有各自的看法。但筆者個人認為,至少從一些大的邏輯上看,經濟新周期的跡象並不明顯。

  自今年二季度以來,中國經濟穩定超預期並非是靠需求拉動的新周期,從各項需求看都不具備持續回升的動力。分項來看,上半年中國出口增速超預期,但7月份以來歐美經濟先行指標走弱,繼而將拖累中國的出口;上半年房地產投資超預期,但一線城市房價和地產成交全面萎縮,三四線房地產的瘋狂難以持續;上半年耐用消費超預期,但主要歸功於房價上漲和房地產銷量超預期對相關消費的拉動;最後從庫存周期看,6月份的工業產成品庫存增速已經從高位連續兩月下滑,意味着庫存周期已至尾聲。

  從中國宏觀經濟數據來看,此次經濟增長依靠的是周期性因素而非結構性因素,主要還是依賴出口回升和製造業投資、房地產投資等反彈帶來的周期性回升。也就是說,上述經濟數據的亮麗,並不是由於結構性改革造成的,實際還是新瓶裝舊酒,通過財政擴張來拉動投資和周期性行業的復甦,這種情況肯定不能理解為新經濟周期。

  金融業依舊脫實向虛

  此外,我們可以看到,作為經濟晴雨表的股票市場,真正成為牛市創新高的只有美國和德國市場,這是因為上述兩個國家真正進行了所謂的結構性改革,通過淘汰不良金融機構,迫使留下的金融機構把金融資源投向那些能夠產生效益的企業中去。而中國目前應該說還是沒有看到金融資源往高效的企業去集中,因為這樣必然會對周期性行業,以及很多傳統行業的打擊很大,進而會大幅影響就業,這也是結構性改革中面臨的一個巨大的兩難問題。

  因此,筆者認為,如果以L形經濟走向來看,可能目前還沒有到一橫的位置,僅屬於經濟增速在多次反彈中下跌的時期。所以,輕言新經濟周期,反而不利於結構性改革的進行。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