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A股創板築底在望十大理由看好後市

時間:2017-08-12 03:15:55來源:大公網

  圖:創業板估值已降到歷史底部,向納斯達克靠攏,創業板公司首次出現每股淨資產的同比增長,顯示創業板已重回內生增長軌道

  過去兩年,創業板指從4037點跌落到1641點,跌幅高達60%。過去兩周,創業板從1641點反彈,又回到1700點以上。那麼,在當前階段,是否應該再次拋棄創業板,等待其創出新低再進行配置呢?還是應該重新審視創業板,從戰略角度進行配置?筆者認為,當前一些有利於成長性行業發展的因素發生了邊際上的積極變化,創業板已經初步具備戰略投資價值,有十大理由值得投資者重新審視創業板。創業板反攻的號角,或許已經吹響。/西南證券高級策略分析師 朱斌

  理由一:國家對創新創業的扶持更進一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前景再次獲得提升。7月27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強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發展的意見》,這是時隔兩年後國家高層再次發布「雙創」有關的重大政策文件,意味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一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重大戰略思路再次獲得高層的肯定與推進。

  支持政策陸續有來

  此外,發改委與國家開發銀行日前簽署了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戰略合作協議,國家開發銀行計劃在「十三五」期間安排不低於1.5萬億元人民幣融資總量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力爭實現今年底戰略性新興產業整體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到10%左右,2020年佔比將達到15%的目標。若按該目標完成,那麼在未來三年,戰略性新興產業每年的增長率將達到22%以上,是GDP增速的三倍以上。因此未來三年必定是戰略性新興產業高速發展的時期。

  理由二:從產業的角度看,新一輪產業革命正在醞釀中,「人工智能+物聯網」的新一輪技術革命已經初見雛形,成長型公司迎來新的產業機遇與發展空間。以谷歌、特斯拉等國際科技巨頭為首的公司在新一輪「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正不斷取得實質性突破,中國的百度、阿里、騰訊,以及一些龍頭上市公司(如科大訊飛)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也取得實質性進展。隨着底層技術逐漸成熟(如5G、物聯網技術等),中國的成長型公司將迎來極大的產業機遇和發展空間。

  理由三:外延併購批文數量進一步回暖,顯示管理層的相關政策尺度進一步放寬,為新興產業龍頭公司快速成長再次打開大門。根據中國證監會最新公布的審核進度表,7月22日至7月28日這一周,中證監審核並發放了18家上市公司的併購重組批文。這一數字創下近期紀錄。這顯示在中證監高層多次表態支持後,原本因嚴監管而冰封的併購重組市場開始加速解凍。

  理由四:創業板的相對估值已經下降到了歷史底部區間。從A股市場比較來看,當前滬深300指數在14倍左右,而創業板指估值在37倍左右,兩者比值為2.6,為歷史最低值。從海外市場比較來看,創業板的估值也已經向納斯達克靠攏。納斯達克目前的估值在36倍左右,與創業板估值水平基本持平。

  理由五:從企業內生性增長的角度來看,創業板公司首次出現每股淨資產的同比增長,顯示出創業板已經重新回到內生增長的軌道。筆者發現自2011年以來,創業板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淨資產在不斷減少。與此對應的是,今年表現最好的上證50指數每股淨資產卻穩定增長。這其實印證了,過去創業板的大規模外延並未給廣大股東創造價值,而更多的是大股東不斷侵蝕小股東利益,因此在市場投資風格發生轉變時,創業板估值不斷下行。上述情況在今年一季度開始出現積極信號,一季報顯示創業板每股淨資產與2016年同比開始首次實現正增長,內生性增長動力正在重新顯現。

  基金配置比重回落

  理由六:成長股與次新股跌幅過多,次新股與殼資源市值倒掛,呈現明顯的市場扭曲。創業板指數下跌伴隨的是次新股市值的不斷下跌。從理論上講,註冊制是未來發展的大方向,未來A股的殼資源市值應該大幅度降低。而次新股作為嚴格審核上市的產物,其主營業務保持盈利,有較高的內生價值。但創業板經過連續調整後,次新股的市值已經大幅度低於殼資源的市值,市場扭曲明顯。

  理由七:創業板當前估值水平下,對流動性已經不敏感,顯示進入底部區間。筆者通過對過去六年創業板估值數據進行研究發現,創業板公司的估值在60倍以上高估值狀態下,對流動性的變化最為敏感,而在40倍以下低估值區間影響明顯減弱(反映在斜率上明顯平緩)。目前創業板公司平均估值40倍以下,已經進入相對底部區間,公司市值對持續IPO、資金邊際收緊帶來的衝擊已經不敏感。

  理由八:當前基金對創業板的相對配置已經回歸到接近2012年的水平,處於異常低配的狀態。根據最新出爐的基金中報顯示,2017年二季度,基金對主板配置比重達到66.3%,較一季度提高了1.6%,而創業板恰恰相反,配置比重比一季度降低了1.6%,回落到12%,與2013年的配置比重類似。如果考察基金配置的相對比重(我們用「創業板基金配置比重/創業板市值在總市值中的比重」來作為相對比重參數,並適當折算)可以發現:基金對於創業板配置的相對比重已經遠低於2013年底的水平,大概相當於2013年中的水平。

  理由九:近期市場流動性邊際改善為創業板的估值修復提供動力。進入七月份以來,理財產品收益率出現較為明顯的下行,如餘額寶年化收益率已經從七月初的4.17%下降到4.05%。而在長端利率方面,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二季度加速上行的趨勢已經明顯放緩,進入區間震盪格局。

  理由十:創業板指已經觸碰到長期歷史底部的延長線,這一技術指標顯示創業板指接近見底。從技術上來看,創業板在1640點的位置已經觸碰到多年以來歷史底部的連線。這一連線反映的是創業板本身內生增長率的狀況,指數在延長線上將獲得強勁支撐。

  綜合來看,1641點至少將是創業板的一個階段性底部。當前創業板有較強的估值修復動力,建議投資者可以加大對於次新股和創業板的配置。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