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香港曾有一個「大漁場」

時間:2017-06-16 03:16:12來源:大公網

  捕魚業曾在大澳非常興盛,早在19世紀前便有漁民,以大澳為基地,開採附近水域的水產資源。大澳面對廣闊的珠江口海漁場,又有優良的海灣水道作船隻避風之所,是香港水域的一個天然「大漁場」。廖迪生、張兆和的《大澳》(香港:三聯書店,2006年),是一部由人類學角度研究大澳的書籍。在書中,我們認識到大澳漁業由興盛走向衰落的同時,亦看到香港漁業在本地經濟體系中的改變。

  在1950年以前,大澳的漁業興盛。漁季時作業的範圍,主要是在珠江口的萬山群島一帶的水域,每次出海作業一去多天,待漁船盛滿漁獲後,便回航大澳。一艘漁船作業時需要26至28名人手,除了家人外,往往要僱用十多個工人。進入1950年代,大澳漁業面臨重大變動,主要是由於政府漁農處積極推動漁船機動化。

  但當時的大澳漁船,絕大部分是小型的舊式船隻,生產力有限,資金不足,因此,比起其他地區的漁業,遲了好幾年才進行機動化。其次,香港的黃花魚產量逐年遞減,主要是因為過度捕取的後果。最後,對大澳漁業的另一打擊,是來自中國政府的政策。當時,中國政府禁止漁民使用漁炮,這項政策打擊了漁業生計。1970年代,隨着珠江口淺漁場的資源枯竭,大澳漁民不得不拓展作業的範圍,去到較遠和水較深的水域作業。進入1980年代,因為工資及成本的上漲、大澳漁業步入衰竭期。

  大澳漁業的衰落,除了自然因素之外,科技落後亦是不可低估的因素。今天,我國政府經多年的努力,在科技發展方面取得不少豐碩的成果。例如,我國承建的世界首座、規模最大深海智能養殖場已交付挪威,透過科技推動當地漁業的發展。如當年港英政府肯下決心,透過投資科技去推動大澳漁業發展,相信今天大澳的發展,應有另一番的景象。

香港通識教育會 李偉雄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