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鐘樓與大三巴  留下的不止回憶

時間:2017-05-26 03:16:03來源:大公網

  圖:香港的頭號地標,必選尖沙咀鐘樓

  首次到訪一個城巿,一般都會去地標建築走走,「打返張卡」。哪個建築稱得上香港第一地標?澳門的頭號地標又在哪兒?

  大三巴牌坊 山上史詩

  先說澳門。就算未曾踏足當地,也會聽過大三巴牌坊吧。這一塊教堂前壁,很早已成為澳門公認的標記。

  大三巴牌坊原是聖保羅教堂的前壁。教堂可謂「與火結緣」,始建於1583年, 先後在1595年和1601年兩遭火劫,1602年重建,前壁和石階則於1640年完工,宏偉壯麗,是當時遠東最大的天主教石建教堂。1835年1月26日黃昏,教堂廚房失火,教堂燒剩前壁及68級台階,由於前壁形似中國古代的牌坊,而「聖保祿」的讀音又似廣東話的「三巴」,澳門人就把它喚作「大三巴牌坊」。

  牌坊共分五層,特色在「壁」上的浮雕,其中第二層正中為小耶穌;第三層中央為聖母蒙召升天,天使奏樂歡慶,旁邊有牡丹和莫邪菊,加上壁柱間雕了七頭龍,其上為聖母,側有中文「聖母踏龍頭」字樣,中西合璧,刻下澳門「混血」印記。

  尖沙咀鐘樓 海濱獻禮

  香港的頭號地標,必選尖沙咀鐘樓。它原本是九廣鐵路終點舊尖沙咀火車站的主樓,於1915年建成,1990年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鐘樓的大鐘也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最初的大鐘是把由當年中環剛拆卸的畢打街鐘樓搬來,只得一面,四面報時的大鐘於1921年始啟用。除了在香港日治時期曾經暫停外,大鐘運行至今,不過在1950年代初,其響鬧裝置被移走,此後繼續「默默」為港人服務。

  1975年火車總站遷往紅磡,尖沙咀舊火車站大樓於1978年拆卸,原址興建了文化中心和太空館,鐘樓孤單留下來,成為港人集體回憶標記。

  活化的融合 延續生命

  同樣貴為地標,同樣是特色歷史建築,大三巴牌坊和尖沙咀鐘樓還有一個相近的「今生」——都是城巿文化地帶的大門口。

  歷史建築留下來,假如沒有活化規劃,留下的可能只有思念!

  那邊廂,澳門大三巴牌坊矗立山腰,居高臨下,佔盡氣勢,毗鄰大炮台。因「地」乘便,澳門政府依山保育,遺蹟連成一體,加建澳門博物館,把遺址變成一個統合的文化地帶,讓古蹟「親身」訴說歷史。

  這邊廂,香港的尖沙咀鐘樓,新鄰居文化中心、太空館及藝術館,連繫打造文藝新基地。遺憾是新舊建築未能融和,跟鐘樓總有點格格不入,加上周遭高樓林立,鐘樓早被矮化!可幸屹立維港海濱,盡享地利,對岸望過來,以紅磚及花崗岩建成、愛德華時代古典復興建築風格的鐘樓,尤其搶眼,不失霸氣! 

      文:陳浩賢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