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
實驗物理學領域的泰斗。他最著名的成就是1974年發現J/ψ介子,證實了粲夸克的存在,在構建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他與合作者也因此獲得了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戴維.格羅斯
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物理學家之一,為粒子物理學和弦理論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他與合作者共同發現了量子色動力學中的漸近自由概念,獲得2004年諾貝爾物理獎。
森重文
曾任國際數學聯盟主席,是該聯盟首位亞洲領導人。他最著名的成就是將經典的極小模型理論從代數曲面推廣至三維,為高維代數幾何研究開闢了嶄新的途徑。
喬治.盧斯蒂格
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在表示論領域貢獻卓著。他提出的量子群典範基概念等,不僅推動了表示論的理論基礎,也為幾何表示論、數學物理等領域的探索開闢了嶄新的途徑。
朱棣文
1997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首位在美國內閣任職的科學家,曾提出「葡萄糖經濟」等創新理念,在原子物理、生物物理、精密測量和創新能源方面做出革命性貢獻。
羅伯特.塔揚
1986年圖靈獎得主,其在圖論算法和數據結構方面的開創性貢獻,徹底改變了計算圖論領域。他最著名的貢獻是高效算法和數據結構的設計與分析,是計算機科學的基礎。
大公報記者劉凝哲、郭瀚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