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電話卡實名登記制推出兩年多,政府日前建議擬降低每人可於每間電訊商登記的電話卡數量至3張。陳百里指出,措施旨在打擊不法分子濫用實名登記制。
【大公報訊】記者義昊報道:電話卡實名登記制推出至今兩年多,政府日前建議推加強措施,擬降低每人可於每間電訊商登記的電話卡數量,由最多10張減至3張。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昨日討論有關事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指出,措施旨在打擊不法分子濫用實名登記制,並使用虛假資料作登記,以確保實名登記制能有效實施,認為當局的新建議屬「進取」做法,但同時能兼顧市民需要。
借身份登記擬訂新罪行
除建議收緊電話儲值卡數量上限外,政府亦建議訂立的新罪行,將三類行為視為違法,包括提供或唆使提供個人資料用作登記他人的電話智能卡、賣出/買入、租出/租用、借出/借取或提供/獲取已登記的電話智能卡,以及在沒有合法權限或合理因由/辯解,管有10張以上以他人資料作登記的電話智能卡將會被推定為有意圖使用該等電話智能卡犯罪或協助犯罪,違者最高可被罰款2.5萬元或監禁1年。當局目標於2026年向立法會提交相關修訂建議進行審議。
通訊事務管理局助理總監(市場及競爭)吳壽德表示,發現有人在市面或透過互聯網社交平台兜售預先登記個人電話儲值卡,又或向他人提供個人資料作實名登記之用,故建議訂立新罪行。他強調市民、企業或機構若有合理因由或辯解下,使用或管有多張以他人資料作登記的電話智能卡,不會受到建議新訂立的罪行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