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穗怡
台灣新竹光復中學一群學生近日在校慶活動上身穿仿製的納粹軍裝,高舉納粹旗幟,甚至登上自製戰車,模仿希特勒式揮手、檢閱德軍親衛隊場景。事件引發軒然大波,不僅以色列駐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表示強烈譴責,德國在台協會亦對事件感到震驚和遺憾,島內更是一片罵聲,肇事學生的校長也引咎辭職。此事不但再次反映了島內社會教育和歷史教育的失敗,而且校方以學生創意為藉口疏於指引,更折射出島內民粹主義氾濫的惡劣影響已蔓延至學校。
希特勒是何許人也?只要稍具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他是臭名昭著的「戰爭狂人」,策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其間六百萬猶太人慘遭滅絕式大屠殺。光復中學的學生竟模仿暴行纍纍的希特勒和納粹黨,無異於在曾遭受納粹迫害的國家和人民的心靈傷口上灑鹽。據說,光復中學當時是要舉辦一場以歷史人物為主題的「變裝秀」。其實,曾作出傑出貢獻的海內外歷史人物何其多,中國歷史上就有不少,但學生卻偏偏青睞「殺人惡魔」希特勒,令人錯愕。
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早在2001年執政的民進黨就以希特勒的畫面作為面向青少年的宣傳廣告,即使受到多個國際團體抨擊仍百般狡辯。當民進黨「開了先河」後,台灣的青少年便有樣學樣:2006年一群學生打着組織「國家社會主義學會」的名義宣揚納粹主張,受到以色列駐台辦事處的關切;2011年又有三名學生穿着納粹軍服參加暑期戰鬥營,台軍方因而向以色列代表處道歉。
當年美國有關組織針對民進黨的「納粹廣告」已提醒,台灣顯然有必要進行有關二戰歷史的再教育。然而,島內教科書上關於法西斯戰時暴行的篇幅近年來一直有大幅減少的趨勢,使學生未能深刻了解希特勒和納粹黨的本質。這種分析不無道理。但更深層的原因應是當民進黨當局不斷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時犯下的種種暴行,不斷磨滅學生的民族自尊心時,青少年又怎會對納粹分子屠殺猶太人的惡行「有感」?又如何能體會其他民族曾遭受的苦難?可見,政治人物扭曲的皇民史觀對下一代荼毒頗深,以致闖出大禍。
青少年閱歷尚淺,難免誤入歧途,教師和校方則應積極引導,幫助學生分辨是非黑白,但光復中學的教師卻以尊重學生創意為由未加以阻止。這種所謂的「民主」已明顯違背教師的職業準則和操守,是一種極不負責的行為。
近年島內民粹主義氾濫,兩年前以青年學生為主體的反服貿運動爆發後,使服貿協議至今未能生效;去年部分青少年發起反課綱運動,迫使政府同意新舊課綱並行。今年民進黨上台後甚至把學生納入課綱審查委員會。此種種事例令學生的意願無限擴大,使校方不敢果斷阻止學生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