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初探歐洲民粹主義的根源

時間:2016-12-16 03:16:02來源:大公網

  歐洲民粹主義者近日悲喜交加,喜的是意大利公投總理倫齊失敗下台,悲的是奧地利大選第二輪,自由黨候選人霍費爾無緣成為二戰後歐洲首位極右領導人。由於事關歐洲的政治風向,這兩場投票都令人關注。是要改革還是維持現狀,是要民粹還是要理性,是要「脫歐」還是堅持歐洲一體化。奈斯比特(魏平譯)的《世界大趨勢》(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早在10年前(英文收於2006年出版)探討了近年歐洲民粹主義興起的根源。

  首先,歐洲各國國民心態的不同。每個國家都在努力論證自己的觀點和需求,比如說負擔福利系統的不可行性、福利社會所導致的經濟減緩與財富重新分配的道德責任、自由市場的不公平之間的爭論。社會模式的支持者們並非看不到經濟問題,自由市場理論家們也不是看不到福利社會的好處。他們所缺乏的是互相妥協,因為歐洲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社會模式,有許多不同的集團以及不同的關注點。

  此外,歐盟在經濟上欠缺有效改革,亦是促成民粹主義興起的另一因素。無疑,歐盟現在對廢氣排放、可再生能源、物種多樣性和社會融合等問題都取得了豐厚的成果。但是在經濟增長方面卻沒有什麼作為,甚至在一些情況下還阻礙了它的發展,經濟改革根本未能實施。歐盟的首腦曾承諾,要將歐洲在2010年前發展為世界上最具競爭的地區,但又拿不出任何措施。

  香港資訊發達,我們擁有大量的渠道,掌握全球的資訊。可惜的是我們好像對正在發生的世界大事不太關注,實甚為可惜。去年,我有幸在香港聽了奈斯比特的一場演講,刺激起我研習國際時事的興趣。因此,我期望當局多主辦一些大師級的講座,讓老師和同學多開眼界,定可激發他們的研究興趣。

  香港通識教育會 李偉雄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