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在位於佛山的美的庫卡智能製造科技園,全自動生產線由機器人組成。
8日,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人工智能分技術委員會秘書長董建引述數據稱,未來十年,中國的AI產業將呈現出顯著的增長趨勢,並在全球市場中佔據重要地位。2025年到2035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預計將從3985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至17295億元,複合年增長率將達15.6%。
「在應用層面上,截至今年6月,中國網信辦備案的生成式大模型已經達到401款,行業大模型佔比超過7成。『AI+應用』是人工智能發展的一大方向。」董建表示,中國目前正圍繞人工智能示範應用、行業基礎試點和訓練場等,打造可複製、可推廣的行業落地「樣板間」。他認為,聚焦AI+鋼鐵、化工、金融、電力等重點領域,可以構建AI賦能行業應用標準體系,以標準「組合拳」規範應用重點行業的智能化升級。
在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標準化工作組啟動現場,多家大灣區行業龍頭企業分享「AI+產業」升級經驗。廣東粵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文斌表示,「我們已經率先開展人工智能在電力生產中的試點,針對知識庫、生產運營和審計風控等12個場景進行研發探索,並成功上線內部人工智能平台及『能源店小二』應用,輔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