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兩岸合救金門貨輪 減損油污生態

時間:2016-11-18 03:15:58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何德花福州報道:因颱風「莫蘭蒂」擱淺至金門古崗附近海域的大陸籍貨輪「港泰台州」號17日成功脫淺並交付船東。擱淺50餘天的貨輪由於柴油泄漏,污染了金門附近水域,引起兩岸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在金門提供特殊通道,簡化進出港手續等便利措施協助下,兩岸合力將事故貨輪拖回廈門。廈門市台辦表示,此事件是繼海峽兩岸在人命救助合作之後,再開水域安全、環境保護和財產救助合作的先河。

  受颱風影響,4萬多噸大型集裝箱船「港泰台州」輪於9月15日從廈門港錨地被吹至金門古崗附近海域後擱淺。據施救方、正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瑞喜介紹,該貨輪長242米,寬32米,型深23米。擱淺後,船體隨着湧浪與礁石不斷撞擊,出現多處破洞及裂縫;二層底板全部毀損,機艙及各大貨艙大量進水,船體隨時面臨斷裂及機艙油污大面積擴散的威脅,情況不容樂觀。

  柴油泄漏 污染海域

  由於貨輪內裝載的柴油泄漏,金門附近海域受到污染,生態告急。兩岸相關部門高度重視,迅速進行溝通協商,達成共識:金門靠近廈門海域,本着快速進場、有效施救的原則,由大陸派遣誠信好、實力強的救助單位負責此事,金門方面提供特殊通道,簡化進出港手續,確保施救船舶、設備、人員以最快的速度趕赴現場。「正力海工」接受搶險任務,不料又連續遇到颱風,不僅前期封堵工作前功盡棄,又出現新的大型破洞,令脫淺救助雪上加霜。

  陳瑞喜介紹,事故現場礁石密布,水下情況十分複雜,「正力海工」對原有的施工方案進行了全面的調整,共動用1艘大型浮吊船、3艘工程船和3艘拖輪。經過30多個晝夜的艱苦努力,終於在本月15日使「港泰台州」輪成功脫淺,17日到達廈門錨地並交付船東。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