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主辦「五零年代白色恐怖受難人追思慰靈大會」,22日下午在台北市萬華馬場町紀念公園舉行,出席人員一同默哀行禮致意\中央社
【大公報訊】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23日在台北萬華馬場町公園舉行五零年代白色恐怖受難人秋祭大會,約900名受難者遺族與各界代表現身。主辦單位呼籲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以終結民族內戰與結束兩岸對抗作為轉型正義的內容,並簽署兩岸和平協議,保障兩岸和平發展。
綜合新華社、中通社、中央社消息:馬場町的河堤邊在台灣白色恐怖時期曾為著名刑場,專門處決政治犯,今設有「馬場町紀念公園」。
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指出,他們年年舉辦「五零年代白色恐怖受難人追思慰靈大會」,至今已連續舉辦24年、共計28場的大型紀念活動。
台北秋祭白恐死難者
來自全台各地900多名白色恐怖受難人及其家屬和統派團體代表、專家學者與會,緬懷上世紀五十年代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為追求兩岸統一、民族復興而犧牲的進步人士,並呼籲兩岸早日結束敵對狀況,簽署和平協議。
互助會將今年追思大會主題訂為「和平協議與歷史正義」,他們認為,終結民族內戰與兩岸和解,為後代萬世建立和平發展的幸福道路,始終是五零年代白色恐怖犧牲者與幸存者們所追求的宏願。
互助會指出,今年蔡英文在雙十節談話中宣稱要推動轉型正義,要讓台灣脫胎換骨,他們作為台灣社會遭遇白色恐怖肅清而刑獄的幸存者們及家屬,以最切身的經歷見證了國家內戰、戒嚴與白色恐怖,以及長達38年的戒嚴,其對台灣社會造成不可彌補的迫害與壓殺,有着非常深刻的體會。
他們認為,蔡英文所謂轉型正義僅只指出當年的執政者是威權結構的人權加害者,並以此為轉型正義的全部內容,是一種對歷史的曲解;他們認為,無論兩岸對抗與島內的獨裁壓迫,皆是源自於內戰與分裂而來的兩岸敵對狀態沒有被解決,這個問題更衍生至今,成為兩岸緊張與台灣內部政治對立的根源。
互助會認為,蔡英文作為台灣地區領導人,有導正這個對抗性的歷史錯誤的責任,應該以終結民族內戰與結束兩岸對抗作為轉型正義的具體內容,並以簽署兩岸和平協議,作為兩岸和平發展的制度性保障,唯有如此,兩岸間才「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台灣社會才能真正地「脫胎換骨」。
共同攜手迎向民族復興
互助會總會長蔡裕榮1970年代被捕入獄,本身也是白色恐怖受難者之一。他表示,今年是台灣光復71年,更是兩岸因內戰分歧而分斷的第67年,過去兩岸因政治對抗而走過的艱辛歲月,在台灣內部對各階級民眾造成無可彌補的傷害,作為內戰與白色恐怖歷史的見證者與受難人。
蔡裕榮也呼籲,唯有兩岸簽署和平協議,終結內戰與對抗,才能為台灣社會各階層的福祉開闢出路,共同攜手迎向民族復興。
當日,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也來到現場。高金致辭時表示,台灣這段時間經濟非常低迷,「還有一些人在選擇對抗,斬斷兩岸間的關係,利用人民資源慢慢讓兩岸分離」、「很多自私黨派為了各自私利繼續掩埋歷史」。
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有會員1000餘人。其中主要是過去在「戒嚴」體制下遭受國民黨當局政治迫害的老政治犯,入獄時期短者10年,最長者達34年零7個月。該團體主張中國和平統一,希望促進兩岸關係的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