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7日下午,習近平在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南福金柚種植基地考察。\新華社
【大公報訊】據央視新聞報道:2023年,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總書記首次地方考察選擇了廣東。今年這次到廣東,則是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後首次國內考察。
繼11月6日在三亞聽取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工作匯報後,習近平總書記7日來到廣東省梅州市考察調研。總書記曾指出,廣東要下功夫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2023年赴廣東考察,總書記首次到了粵西地區。今年這次考察的梅州,位於粵東地區。梅州是廣東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地區。從粵西到粵東,兩次調研體現了總書記對區域均衡發展的牽掛。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廣東考察調研。總書記歷次考察廣東,都正值黨和國家事業前進的重要節點。2012年12月,黨的十八大後首次離京考察,總書記就來到廣東。2018年10月和2020年10月,正值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和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總書記兩赴廣東。
考察金柚基地 了解鄉村振興情況
這次廣東之行,總書記再次關注當地的「致富果」,梅州市考察第二站來到梅縣區的南福金柚種植基地,了解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等情況。
梅州是中國金柚之鄉,其種植歷史已有100多年。近年來,當地大力推廣標準化種植,測土配方、科學施肥、病蟲綠色防控、無病毒苗木培育等栽培技術,進一步提高金柚品質。如今,梅縣區金柚種植面積近28萬畝,柚農5萬多戶,依託金柚產業人均年收入1萬多元,佔農業人口人均年收入的40%。金柚已成為梅縣農民的「搖錢樹」「致富果」。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解決好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總書記曾說,發展特色產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一條重要途徑,要着力做好「土特產」文章,以產業振興促進鄉村全面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