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創科路上/全球創新指數 深港穗集群躍升榜首

時間:2025-09-02 05:01:40來源:大公报

  左圖:陳茂波在發布會致辭時表示,香港與大灣區具備卓越條件,能成為世界最具活力及影響力的創新集群之一。右圖: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昨日公布《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百強創新集群,其中「深圳─香港─廣州」集群排名全球第一,首次超越連續五年居首的「東京─橫濱」集群。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昨日公布《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百強創新集群,「深圳─香港─廣州」集群排名全球第一,打破過去五年蟬聯第二紀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言人表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的創新集群排名,反映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能力在國際上獲得高度肯定。\大公報記者 江凌風(文) 蔡文豪(圖)

  《全球創新指數》集群排行榜於2017年創設,通過三項核心指標:產權組織《專利合作條約》(PCT)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科學論文發表量以及今年新增的風險資本交易量,識別世界級創新活動在當地的集中程度。今年排名中,「深圳─香港─廣州」集群排名第一,過去五年間專利申請的密度為每百萬人2292個,科學論文發表的密度為每百萬人3775篇,風險資本交易量的密度為每百萬人135宗。

  中國擁24集群全球最多

  全球百大創新集群涵蓋33個經濟體,數量最多是中國,有24個,其次為美國(22個)、德國(7個)。亞洲在國際專利申請量、科學論文發表量方面佔優,歐美在風險資本交易量方面領先。科學論文發表量前三甲的集群分別包括:北京,佔全球總量的4%、「上海─蘇州」佔全球總量2.5%,和「深圳─香港─廣州」佔全球總量的2.4%。專利申請量佔最高的集群為:「東京─橫濱」,佔10.3%、「深圳─香港─廣州」佔9%和首爾佔5.4%。2019年至2023年間,百強集群共吸引了近16.9萬筆風險資本交易,其中「聖何塞─三藩市」佔6.9%、紐約市佔4.5%和倫敦佔4.4%,遙遙領先。以人口規模計,「聖何塞─三藩市」和「劍橋(英國)」是創新密度最高的集群,其次是「波士頓─劍橋(美國)」、「寧德(中國)」和「牛津(英國)」。是次排名寧德躍居全球第四,主要得益於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利申請量的激增。

  專利申請受理量增長強勁

  特區政府發言人指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加上內地與香港管理的風投與私募基金規模在亞洲分別穩佔第一、二位,深港穗集群在引導資金支持創新意念轉化為落地成果方面表現卓越,廣受認同。未來,香港將繼續與大灣區兄弟城市緊密協作,推動區內創科事業蓬勃發展。

  陳家昌:與內地珠聯璧合雙向賦能

  中國科學技術部副部長陳家昌致辭表示,中央政府全力支持香港加快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參與粵港澳大灣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與內地珠聯璧合、雙向賦能。他表示,開放合作方為正道,願以更開放的姿態攜手推動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

  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張志成表示,是次排名充分體現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集群在全球的代表性。上半年「深圳─香港─廣州」專利申請受理量增長勢頭強勁。他續指出,香港是國家高水準對外開放的重要橋頭堡,未來將繼續全力支持香港深度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和知識產權國際合作高地。

  孫東:繼續強化科研等工作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特區政府未來將繼續強化三個方面的工作:增加專利申請數量、強化基礎科研優勢發表更多科學文章、要有更多風險投資。

  孫東認為今次成功有賴於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合作,河套香港園區即將開園,科技公司、頂尖大學將陸續入駐;此外,前海、南沙亦屬重要合作平台。

  《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百強創新集群發布活動,由國家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共同主辦、香港特區政府承辦。活動期間舉辦兩場座談會,匯聚海內外專家探討大灣區創新潛力與國際合作,場外並設有香港、深圳和廣州的創科成就展覽。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