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感受國家由飽受欺凌到強大 市民送上祝福

時間:2025-08-28 05:01:40來源:大公报

  上圖:關伯伯經歷過抗日戰火,看展板時特別認真。\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萬霜靈攝;中圖:何學勤(左)和林昕玥(右)在展覽中看到戰爭場面及人命犧牲,有很深的感受。\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萬霜靈攝;下圖:房先生觀展後在心意卡寫下「富國強兵」的祝福。\香港文匯報記者 康敬攝

  「自己強大才不會被欺負」

  88歲的關伯伯是經歷過中國人民抗日戰火的一代,但對於展覽當中的許多內容他並不完全了解,譬如許多烈士的事跡,所以他參觀得特別認真。他向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分享,日軍侵略家園的時候,他與家人被迫走難到澳門,「在澳門一所學校外邊,我第一次聽到《義勇軍進行曲》,覺得這首歌曲令人振奮。」

  他不禁哼唱起歌曲開頭的旋律,「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這首歌也在當時年僅4歲的他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後每每聽到,都讓關伯伯動容。關伯伯為祖國如今的強大感到由衷高興,又寄語年輕一代,「了解歷史不是為了記仇,而是大家要努力爭氣,自己強大才不會被人欺負。」

  「珍惜當下沒有戰爭的生活」

  來自海怡寶血小學的20位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展覽,學生們對照片中所拍攝的場景十分好奇,不時用手指着展板上的文字,讀出聲來。

  即將升讀小學五年級的何學勤和林昕玥爭相分享見聞。何同學直言,見到以前的戰爭場面以及人命犧牲,覺得很傷心。他透過展覽首次了解到這麼多抗戰英烈的事跡,令他印象深刻。林同學表示,幸福生活得來不易,要珍惜當下沒有戰爭的生活。

  帶隊的駱主任提到,現在的學生對國家發展成就比較了解,他們可能常去內地感受到國家繁榮的一面,但對於這種繁榮是如何達到的,國家建設的歷程,學生們還在認識階段,希望他們透過展覽看到祖國過往經歷了哪些艱難險阻。

  「正確歷史觀是發展的重要基石」

  「希望年輕人首先要明白自己的『根』。」香港市民房先生在看完展覽後發出這樣的感嘆,他並在心意卡寫下「富國強兵」的美好祝福。

  在內地出生、在香港長大的房先生回憶成長年代,香港仍在港英政府管治下,而港英政府對中國人民的抗戰歷史大多是避而不談,所以很多港人認為這段歷史、中華民族很遙遠,但他堅信,正確的歷史觀是發展的重要基石,他並欣慰兒子喜歡歷史,一家人剛去廣州了解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事跡,「希望下一代對歷史有清晰認識,明白國家是如何發展到今天的。」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康敬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