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剛剛度過「大罷免」一劫,不料又陷入黨魁選舉的「茶壺風暴」。外界以為現任黨主席朱立倫將爭取連任,但朱立倫早在今年6月就已表明「非常期盼順利交棒」。至於國民黨「人氣王」、台中市長盧秀燕,被不少人看好是下一屆國民黨主席的熱門人選,不料她日前宣布不會參加黨魁角逐。目前已表態參選國民黨主席的人士包括「立委」羅智強、前「立委」鄭麗文、中常委孫健萍、彰化縣議長謝典林、彰化縣前縣長卓伯源、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雅屏以及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但這些參選者都不是國民黨「大咖」人物。在經歷「大罷免」一戰後,民進黨當局民望大跌,當下政治局勢可謂對國民黨有利,為何國民黨要角反而轉趨低調,無心爭奪黨魁之位?
台灣地區明年底將舉行「九合一」地方選舉,黨主席肩負選舉操盤的重擔,而且與民眾黨的整合也考驗黨主席的政治智慧。如果屆時選舉獲勝,無疑能錦上添花,增加政治資本,但倘若敗選,則可能要按照慣例辭去黨魁職務,還會留下「敗軍之將」的不光彩紀錄,恐成為影響日後仕途的一大敗筆。有鑒有於此,國民黨要角都不願趟這渾水。尤其盧秀燕被視為2028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國民黨的熱門參選者,如果無法領導國民黨在明年地方選舉獲勝,恐會留下話柄,甚至失去角逐2028年大選的「正當性」。
此外,「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盧秀燕雖有志於繼續攀登政治高峰,但若太早冒出頭,必會成為民進黨攻擊的目標,所以她以做好做滿台中市長任期為由,拒絕參選國民黨主席。而朱立倫已做了四年黨主席,如果表露繼續執棒的意願,恐會被批評「戀棧」。所以他表態不參選,到底是「真心交棒」,還是以退為進,仍有待觀察。
國民黨要角各有政治盤算,暫無意下場拚奪黨魁,青壯世代自然當仁不讓,目前已有7人表態參選,希望能更上一層樓。這其實也是打破國民黨一直為人詬病的弊端──「老人不退、年輕人不敢挑戰」。多年來,國民黨之所以不太受台灣年輕人青睞,也正因如此。相較之下,民進黨更為大鳴大放,雖然內部也是鬥得你死我活,但年輕人上位的機會較多。而「百年老店」國民黨歷史悠久,更注重於排資論輩,年輕人要出頭相當不易。這次國民黨主席選舉對於黨內青壯世代無疑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民進黨執政這九年來,國民黨一直遭受打壓,先是大批黨產被民進黨當局凍結或沒收,以致運營資金捉襟見肘,去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又因為未能與民眾黨整合而接連第三次失去執政權。因此無論是由舉足輕重的「大咖」要角還是由嶄露頭角的青壯世代接任國民黨主席,都面臨帶領國民黨走出困境的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