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眾嘉賓與參與計劃學生出席「雙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計劃」青年文化圓桌活動。\大公報記者徐小惠攝
【大公報訊】記者徐小惠報道﹕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博物館)旗艦青年學習及交流項目─第四屆「雙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計劃」(計劃)9日正式啟動。承續歷屆豐碩成果,本屆計劃以「青年眼中的文化區未來」為主題,放眼全球文化區發展趨勢,並以香港西九文化區(西九)作為核心研究案例,16位來自京港兩地不同學術背景的本屆學生同幾位歷屆參加者於8月9日在博物館參與青年文化圓桌,分享項目實踐見聞,北京電影學院的劉三揚表示,在港實習期間他作為一個觀察者、實踐者,「融入這座城市,用以往不會擁有的視野與經驗去生活、去思考。」對香港濃烈的文化氛圍和社區文化的多姿多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屆計劃為期八個星期,在7月至8月暑假期間,於香港、北京和上海三地展開深度文化交流與實踐。計劃期間,學生將於西九文化區和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文化機構、太古地產、一口設計工作室或舍區等展開為期四周的實習;還將前往北京及上海考察。
探尋故宮的文化與科技融合
適逢故宮博物院成立一百周年,學生將於8月中旬赴北京故宮博物院參觀學習,與院長王旭東及文創事業部和數字與信息部的代表交流,探討這座世界知名的歷史文化地標如何融合傳統與現代元素、文創產品及科技應用,吸引更多年輕觀眾。
今屆參與的16位京港學生來自藝術創作、藝術史、建築、哲學、政治及金融等學系,通過不同學科之間的深度交流,促進學生的創新思維,為構建未來的文化區出謀獻策。
劉三揚同學現場分享他在油街實現實習的經歷,他提到香港一直以來都對他有強烈的吸引力,「我來香港之前曾立志要逛完香港所有的書店,但是來到之後發現沒辦法實現,書店太多了。」在接受大公報記者採訪時,他提到自己在與香港同學交流的過程中,他感到自己打開了視野,「這是我第一次真正和香港本地人交流合作,讓我開拓眼界,讓我真正了解香港人的香港是什麼,他們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作為上一屆參與的同學,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專業的羅平同學當日也來到現場分享,她告訴大公報記者,自己即將入讀香港城市大學,「參加這個項目後,我覺得對香港的文化藝術生態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她提到,去年計劃結束之後,與同學以及機構之間的溝通交流並沒有中斷,她們在之後還做了一個文創相關的項目,並來到香港故宮舉行快閃。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太古地產行政總裁彭國邦參與青年文化圓桌,與學生交流對談。
吳志華表示:「『雙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計劃』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成立以來首個文化領袖交流計劃,計劃致力為京港兩地的青年人提供交流、分享文化理念的平台,並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提升其影響力。期待通過計劃培養具備國際視野與創新思維的新一代文化領袖。」
彭國邦表示項目將透過沉浸式體驗探索文化藝術的傳承及創新,拓展學生的視野。
自2022年11月推出以來,計劃已吸引近150位來自北京和香港的大學和高等院校學生參與,透過豐富的文化交流及學習活動,培育未來文化及藝術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