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特區救援隊指揮官:難忘幫助緬災民尋親

時間:2025-04-23 05:01:24來源:大公报

  圖:左起為:醫管局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部門主管(急症科)蕭粵中醫生、特區救援隊指揮官趙汝珏、保安局政府保安事務主任黃國基,及入境處入境事務主任王銳靖。\大公報記者古倬勳攝

  【大公報訊】記者古倬勳報道:緬甸上月28日發生世紀大地震,災情慘烈,大量人員傷亡。特區政府翌日派出51人組成的救援隊,聯同其他中國救援隊到災區參與搜救,本月9日返港。救援隊成員昨日(22日)講述救援工作歷程,其間成員面對餘震、蚊患、酷熱天氣等挑戰,救出一名生還者及尋獲兩名罹難者。特區救援隊指揮官趙汝珏回想起首日行動時,救援隊尋獲一名遇難者時,其家人感激救援隊將其尋獲,讓她得以安葬,令他感到難忘,期望救援任務能幫助災民釋懷。

  特區救援隊在緬甸發生地震後翌日晚抵達仰光,是第6隊抵達緬甸的國際救援隊伍,由於當地高速公路在地震後受到嚴重破壞,救援隊需首先用19小時車程從仰光抵達首都奈比都,其後再用13小時抵達重災區曼德勒,與國家的救援隊會合。今次特區救援隊與國家救援隊進行了5次聯合行動,亦與國家救援隊實施了聯勤聯補機制,包括聯體、聯保、聯通,提升了搜救效率。在本月2日聯合救援行動中,在高8層的酒店展開行動,該酒店地下至2樓已下陷,聯合搜救隊人員借助生命探測器及石屎爆破器等工具,成功救出1名被困約125小時生還者。

  今次11日救援行動中,特區救援隊出動了61次,搜索了57個地點,搜救總面積達60850平方米,相當於約8至9個標準足球場,成功救出一名生還者及尋獲兩名罹難者,救援隊帶同兩隻搜救犬隨行,帶備多種救援工具,包括自動對星天線系統、位移監察器、生命探測器(超寬頻雷達)、三維模型等;隨隊的醫療隊伍為災民義診兩日,35人受惠;特區政府捐贈20噸物資予當地,救援隊離開時亦透過當地商會將合共3噸的食水、蚊帳等剩餘物資贈予災民。

  特區救援隊指揮官趙汝珏提到,救援隊經歷了6次餘震,有4次需緊急撤離,形容情況驚險,除了餘震,亦要面對當地嚴重蚊患、瘧疾、登革熱等傳染病,還要克服酷熱天氣,再加上遺體氣味濃烈,隊員要佩戴N95口罩進行行動,體力消耗大,有隊員更出現汗癬、紅疹、香港腳等需要治理。

  挖出遇難者遺體 遺屬感謝

  趙汝珏提到特區救援隊首日行動時,在一棟已倒塌的樓宇中發現無生命跡象的女子被困,花了約數小時挖出該名遇難者遺體,其父親得知後仍感激救援隊將她尋獲,讓她得以與兩日前同樣遇難的太太合葬,該行動令他印象難忘,回想起一套電影的對白:「生人也需要破地獄」,期望搜救行動無論尋獲生還者或罹難者,都幫助到在世的家人釋懷。

  趙汝珏亦提到,消防處前年11月向聯合國轄下的「國際搜索與救援諮詢團」申請國際中型救援隊認證,預計相關機構在明年首季派人來港評核,當中,中國應急部門作為本港隊伍的顧問,有檢視本港的認證安排,如本港的隊員召集機制、智能化倉庫管理系統等,測評亦涉及前線搜救、後勤保障以及醫療保障等,當局已作多次演練,現時進展良好,有信心明年獲相關認證。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