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郭詠遙報道:2019/20學年為「雙非」截龍後首個見效年,小一適齡學童人數由6.57萬人顯著下降至5.73萬人,跌幅為12.8%。教育局資料顯示,全港官立和津貼小學明年提供約48530個小一總學額,比去年微跌0.7%。至於八個跨境專屬校網亦因「雙非」截龍因素,總學額相應下調至12538個,減幅為2.8%,部分學校將面臨收生不足,縮班潮恐再現。
家長可於即日起至10月2日領取「小一入學申請表」,如有屬意學校,需於9月24日至10月2日內提交申請表。教育局昨日出版的《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各小一學校網小學名冊》,顯示19/20學年自行收生學額有24265個,估計全港總學額約有48530個,比去年減少320個學額,微跌0.7%。
跨境專網大減學額
八個跨境專屬校網,包括屯門西、屯門東、天水圍、元朗東、上水、粉嶺、沙頭角和大埔,仍因「雙非」截龍而減少學額,由上年的6451個,減至今年的6125個,共減少了326個。以北區校網為例,小一學額由上年的3054個,減至今年的2778個,共減少了276個。眾多學校中,粉嶺公立學校減幅最明顯,由上年的100個,大減至今年的38個。
「雙非」截龍,不少學校都面臨收生銳減問題。荃灣商會學校校長周劍豪表示,以今年收生情況為例,在100個註冊學生中,約有七成為跨境學童,所以來年收生情況必然會受到影響。若以現時教育局開辦四班的要求,他直言「未必做到」,但校方仍會推出不同措施,如開設國際班,部分數學和常識班別以英語授課;及將STEM列為常規課程,以吸引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