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倒數93日/全運會吉祥物設計師劉平雲:「喜洋洋」「樂融融」串聯灣區情

時間:2025-08-08 05:02:00來源:大公报

  左上圖:「喜洋洋」(左)和「樂融融」是全運會和殘特奧會吉祥物。\資料圖片;右上圖:劉平雲的辦公室整面牆上鋪滿設計草圖。\大公報記者帥誠攝;左下圖: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教授劉平雲。\大公報廣州傳真

  近日,記者走進廣州美術學院昌崗校區,專訪了第15屆全國運動會和殘特奧會吉祥物「喜洋洋」及「樂融融」的設計者─該校視覺藝術設計學院教授劉平雲。推開辦公室門,記者與同行的幾位香港學生立刻被室內琳琅滿目的十五運會和奧運會元素所吸引,不約而同發出「哇」的驚嘆。在一面約10米長的牆壁上,鋪滿了A4紙大小的設計草圖,其中以中華白海豚為原型創作的吉祥物尤為醒目。

  這對承載着「喜氣洋洋、其樂融融、團圓和美」寓意的吉祥物,從構思到定稿歷經多次打磨,草圖牆上層層疊疊的修改痕跡,正是用設計語言串聯起灣區情誼與體育精神的最佳印記。\大公報記者 帥誠廣州報道

  2024年11月9日,第15屆全運會和全國第12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9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題口號、會徽和吉祥物正式揭曉,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吉祥物以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海上國寶」中華白海豚為原型。吉祥物形象公布後很快便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可,時常在珠江口、港珠澳大橋附近海域游弋現身的白海豚,顯然在每一個大灣區人的心中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修改13次完成定稿

  這一看似恰到好處的選擇,背後卻經歷了多次篩選和修改的激烈討論,「我還記得接到修改任務時是2024年6月15日,距離最終發布日期不足半年時間。」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會徽、吉祥物設計團隊負責人劉平雲透露,接到任務後,由15人組成的吉祥物設計團隊和19人組成的會徽設計圖團隊,第一時間開始了爭分奪秒的創作工作。最終定稿時,吉祥物共修改13稿,會徽則修改了21稿。

  「一開始我們設想的吉祥物有3個,分別是代表廣東的華南虎、代表香港的白海豚和代表澳門的黑臉琵鷺,但考慮到3個形象容易分散關注焦點,最終決定只用一個形象。」劉平雲坦言,要選擇一個能夠代表大灣區的形象,需要考量的因素是很多的。設計團隊先後嘗試了動物、植物、非生物等元素,包括代表嶺南文化的醒獅、代表大灣區的擬人化「大」字形象,「每一個元素被提出後,團隊並非憑空用概念來討論,而是要畫出具體的草圖和渲染圖,再聚在一起開會探討可行性。」正是在這樣謹慎認真的反覆論證下,「中華白海豚」的概念脫穎而出,那整面牆的草圖,正是團隊成員多少個徹夜加班的工作痕跡。

  去年8月,中華白海豚形象經過層層篩選後最終確定下來時,被賦予了三層含義。首先是取其名字裏「中華」二字所代表的中華統一、回歸的期盼;其次,白海豚對生存環境的要求很高,近年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連通粵港澳三地的港珠澳大橋附近海域,代表着在三地共同努力下,大灣區的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喜人的成效;最後回到體育本身,白海豚作為一種群居動物,經常成群游弋在珠江口海域,契合了各地運動員共同參與十五運會的體育競技精神。

  會徽兼顧審美與官方表達

  此外,劉平雲團隊也承擔了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會徽的創作,最終發布的會徽形態,擷取禮花綻放瞬間,由分別代表粵港澳三地的廣東木棉紅、香港紫荊紫、澳門蓮花綠三色花瓣交疊旋轉形成圖案,通過提取花朵外形和色彩,環繞花心螺旋圍合一體,形成同心禮花。劉平雲坦言,看似中規中矩的會徽設計,實則修改次數更多,需考量的因素也更複雜,「3朵同心的花瓣,代表三地同心同德,全民歡慶;綻放,則是一個『嘉年華』的表達。也就是說這一次運動會,除了是我們運動員的一種激情綻放,更多的是我們全民參與的一個嘉年華。」通過3朵花的顏色布局不難發現,上紅、左綠、右紫也正暗合了粵港澳三地的地理位置。

  會徽圖案公布後,有網友風趣地將其戲稱為三色「華為」標。面對這樣的網絡調侃,劉平雲始終以平常心看待,他解釋道:「和吉祥物的設計相比,會徽或許看起來更追求均衡感,但面對大型賽事,作為設計團隊,我們需要考量的不只是圖案的美觀度,更有對粵港澳三地的象徵意義和平等表達。」在他看來,設計從來都沒有統一的評判標準,吉祥物與會徽一旦正式公布,它們的受歡迎程度及網上各類評價的走向,理應由觀眾來主導和決定。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