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山行偶記/「陪爬」賺錢不丟臉 小哥敬業樂業

時間:2025-08-08 05:02:31來源:大公报

  本次攀登武功山的歷程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不只是壯美的雲海山峰,更是有一位偶遇的登山友人,以其獨特的生存姿態,在我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記。

  彼時他正笑意盈盈地坦言自己在「打工」,卻非傳統意義上的服務人員或嚮導,而是陪伴客戶徒步的「徒步搭子」。這份職業的邊界在他口中被拓展得極為寬泛:「背包、攝影、把控行進節奏,還可以提供情緒價值!」話語間的坦然自若,不見絲毫局促尷尬。

  「大學暑假會接一些『陪爬』來賺取生活費,不想增加父母的負擔,想靠自己的努力養活自己,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他進一步解釋道,「很多客人是第一次爬高山,會緊張,我就鼓勵他們,給他們加油打氣、活絡氣氛,還需要負責幫忙拍照找角度。」據他介紹,每日收入約四五百元,接單渠道多依託抖音、小紅書等自媒體平台。「我也喜歡這樣的工作,至少不用坐辦公室,還能運動,認識許多不同的人。」這位同學談及此事時,語調裏滿是對這份職業的認同。

  這段偶遇讓我聯想到范長江先生當年在西部、在鄉村田野裏奔走的身影。他不是坐在辦公室裏寫稿,而是走入大地,與人對話,記錄真實生活。我想,我們這次下鄉、上山,與其說是去「看風景」,不如說是在「看社情」。那些路上偶遇的生命故事,才是真正打動我的部分。

  這位山間的兼職小哥,正是當代青年群體的一個縮影。他沒有選擇朝九晚五,而是以一種靈活、創新的方式去工作、去賺錢,甚至可以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義「職業」這件事。這種新興職業雖然還不被主流完全接受,但它展現的是年輕人對生活的主動選擇。我們這代人,或許不再執著於「鐵飯碗」的安穩,反而更在意工作是否自由、有趣,甚至是價值實現的成就感。

  回望范長江行動「深入基層、貼近真實、發掘新聲」的宗旨,會發現我們其實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延續他的腳步。時代語境在變,關注對象在變,但那份記錄時代、關懷人心的初心,始終不變。\大公報實習記者戴清瑩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