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借鑒文創經驗 讓藝術與民同樂

時間:2018-08-02 03:16:26來源:大公報

  圖:在結業儀式上,港生們投入地表演節目

  在成都青羊區的奎星樓街,有一個文化創意樂園—明堂創意工作區,取「少城有名堂」而得名。其創始人于侃像魔術師一樣,將原本老舊的房子改造成了「創意人的集結地」,也讓來訪的港生們印象深刻。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沙田)的何坤萊對成都的文創發展感到驚喜和開心。「一直以來,我都認為文創會在台灣出現較多,雖然近年內地都掀起了一道文青風潮,但我以為只會出現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想不到成都也有文創園區,而且發展得十分好。」

  香港樹仁大學的莫嘉恩則敬佩創辦人于侃對「內容」的堅持,「不是所有的藝術都一定要被市場化才有意義,和傳統商業項目相比,文創產業本身具有社會性。讓藝術走進大眾,就已經實現了它的價值。」

  「我特別喜歡這個城市的藝術氣氛。」香港理工大學的湯艷芬說,在遊覽明堂創意工作區時,發現藝術就是這個城區生活的一部分,很多藝術工作者因為對藝術的堅持和追求而走在一起,令這裏變得好有活力和生氣。「我覺得在這個時代要發展藝術真的很困難,要堅持藝術的初衷更難。但他們卻做到了,還不斷進步。」

  已經從珠海學院建築系畢業的羅兆珊,則在參觀明堂創意工作區後,開始反思香港的文化創意藝術,「明堂實實在在地為藝術家提供空間,讓其發展自家品牌並聚集起來互相交流,也能做到與民同樂。而香港在這方面只是起步,也可作為借鑒參考一下。」

  香港樹仁大學的黃靈耀亦羨慕成都發展文創的空間。「由於香港地少人多,藝術工作者很多時候都未能有足夠空間發表自己的作品,即便有着政府的支持,也礙於土地不足而未能『暢所欲言』。反而在成都,有着明堂的大力推動,獨立藝術能夠得以展現於人前。希望香港的獨立藝術在未來能有着更大的發展空間。」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