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飛虎隊」創始人陳納德之女陳美麗表示,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的貢獻值得永遠銘記。圖為「飛虎隊」飛行員在芷江機場準備戰鬥。
「我的名字是陳美麗,我的父親陳納德將軍是飛虎隊的指揮官,但我開始了解『飛虎隊』是在他去世後,我陪母親參加美國志願飛行團的老兵聚會。老兵們看到我就像看到父親,向我講述父親的事情。」
「飛虎將軍」陳納德之女陳美麗(辛西婭.陳納德)近日受邀來華出席抗戰勝利紀念活動,她在接受大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父親在華期間,被中國人民的英勇頑強和必勝信念深深觸動,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的貢獻值得永遠銘記。陳美麗並表示,「飛虎隊」(美國志願飛行團)的故事屬於所有相信合作可以戰勝侵略的人。\大公報記者 葛沖、郭瀚林、蘇雨潤
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在北京隆重舉行,陳美麗等國際友好人士亦受邀觀禮。陳美麗希望,通過今年中國舉辦盛大的80周年紀念活動,能讓美國人將了解更多中國在二戰中的貢獻,這些內容目前在英語新聞或出版物中非常缺乏。「我認為更多的美國人應該來中國長期體驗。即使是旅遊體驗也是有價值的,但如果他們能至少花幾個月或者更多時間,才能真正理解中國。」
陳納德日記:中國人足智多謀
1941年,陳納德率領由100多位美國青年飛行員組成的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來華抗擊日本法西斯侵略者,這支部隊被中國人民親切地稱為「飛虎隊」。陳美麗向大公報記者表示,父親在自己的戰地日記裏稱讚中國人勤奮、足智多謀:飛虎隊的飛機進行維修時往往缺少進口零件,但中國機械師總能設法找到解決方案。
1981年夏天,陳美麗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此後四十餘年間,她又多次到訪中國,目睹了中國的滄桑巨變。「我認為,人們不應該對中國成為一個技術領先的大國而感到驚訝。」
陳美麗向大公報記者透露,她曾讀到一位美國官員未出版的回憶錄,其中提到陳納德剛到中國時,進行飛行員訓練的教練和設備都非常缺乏,甚至跑道、機場都欠缺,因為沒有機器,都要由中國人用雙手磨石頭、鋪路面建的。陳納德到中國後發現,中國人懷有一種韌性和必勝的信念,他們不會投降,決心要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陳納德在華期間,對中國人民產生了深刻的敬意,與無數中國軍官結成終生友誼。「他尊重中國人民的勤勞與犧牲。」陳美麗說,「直到今天,這種互相欣賞仍是中美兩國最該拾起的東西。」
中美增加綠色合作 可造福全球
十年前的2015年,陳美麗亦曾和母親陳香梅一起參加了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她對大公報記者指出,如今與十年前相比,世界局勢更加緊張,地緣政治和經濟問題更複雜。因此,現在更需要強調國際合作。「我最近看到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讚揚中國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繁榮。中國在欠發達地區的能源、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投資值得肯定,中美應在太陽能等綠色產業上進行合作,而非加徵關稅。」
「明年我會帶兩個兒子再來,把下一代推向台前,讓他們親手把外祖父的遺物交給中國。」陳美麗表示,每次參加紀念活動,卻也愈發意識到保存歷史記憶的重要。「『飛虎隊』的故事從來不只屬於美國,也不只屬於中國,它屬於所有相信合作可以戰勝侵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