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郭芷菁表示,打籃球提高了面對困境的心理素質。
這次亦有警隊成員在9月參加全運會籃球項目。加入警隊已有25年的駐守水警西分區警輪指揮官李敬倫首次參加全運會,出戰45至60歲組別五人籃球項目。他在加入警隊前已入選香港代表隊,曾效力多支甲組勁旅及代表香港參加不同國際比賽,2000年入職警隊後,一直為警察籃球會效力。他對於能夠參與全運會感到光榮,在比賽前兩個月便開始每星期一次的集訓。
心理調節技巧傳後輩
李敬倫在退役後擔任教練及球隊管理工作,2008年帶領球隊在三地賽男子籃球項目中首次奪冠,也曾帶領球會連續三屆奪取香港紀律部隊盃冠軍。前年在加拿大舉行的世警會,他更以球隊領隊、教練及球員的三重身份帶領球會參賽,他的技術不受年齡所限,在籃球分齡組別賽事中,勇奪三人賽金牌及五人賽銅牌。他說:「年輕時靠每日練習和體能,年長後更懂用技術和經驗取勝,就像警隊帶領新人,要將球場累積的策略、心理調節技巧傳給後輩,以及給予球員一個信心克服困難,發揮平時練習的狀態,球隊自然就會取勝。」
李敬倫提到,在球場上要為球員們安排適當的位置和培訓;在警務工作上要為同事們分配適當的工作和訓練,及幫助解決難題,給予他們支持與鼓勵,同時,也要設立目標,完成任務。
加入警隊14年的郭芷菁現駐守水警刑事情報組,這次參加全運會女子三人籃球項目。她從11歲學習打籃球,其後參加甲組聯賽及代表香港出賽,她說籃球自小就宛如生命中的朋友,在不同階段陪着她成長。「比賽最後一秒的壓力,就像處理混亂的案件現場,必須冷靜分析、逐步破解,將這種應變能力直接運用於實戰中。」郭芷菁回憶其中一次世警會,與歐洲球隊打五對五賽事時說,當面對身高優勢顯著的對手時,她吸取了在土耳其的1 on 1籃球比賽中輸給俄羅斯的經驗,帶領隊員以「矮個子打法」戰術智取,最後在比賽最後一刻逆轉。
郭芷菁坦言當工作與訓練時間重疊時,會提前協調時間,甚至利用休息的間隙訓練體能,「時間是掌握在手中,想去做一件事就做好時間分配,把握青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