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秦英偉報道:由香港科技大學牽頭的全球跨學科倡議──「推動自然和人為環境可持續性的無縫預測與服務計劃」(簡稱SEPRESS),近日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認可,並納入「聯合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十年(2024-2033)」行動計劃之一(見圖)。
SEPRESS計劃匯聚來自中國內地、尼泊爾、埃及、俄羅斯、巴基斯坦、烏干達、坦桑尼亞及泰國等12個合作夥伴的加入,包括大學、國家氣象與水文機構與研究中心等。今年5月7日,SEPRESS在聯合國紐約總部舉行的「第十屆聯合國科技創新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多利益攸關方論壇」中展出。
聚焦七大關鍵領域
SEPRESS聚焦七大關鍵領域,包括:人類健康、糧食安全、水資源、潔淨能源、氣候行動、防災減災與可持續經濟增長,致力於縮小科學研究與實踐應用之間的差距,推動科研成果轉化落地。重點研究項目包括提升城市氣候韌性、確保「水─能源─糧食─經濟鏈結」的可持續性;以及增強對氣候變化引發的新型傳染病爆發的預測能力等。
有關研究成果將惠及全球各地區,特別是在資源匱乏的最不發達國家,幫助這些地區提高氣候適應能力,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科大潘樂陶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陸萌茜指出,借助人工智能(AI)等尖端技術賦能氣候動力模式,可實現更精準和可靠的天氣與氣候預測,從而為各領域的決策提供有力支持。例如,協助公共衞生部門提前預測新型傳染病的爆發時間、幫助城市管理者及時預警風暴潮對基礎設施的潛在威脅,以及支援金融機構評估極端天氣引發的經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