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智造突圍/南沙建粵港澳科創產業合作基地

時間:2022-06-15 04:24:47來源:大公报

  圖:大灣區智慧城市建設快馬加鞭。圖為2021年12月27日,觀眾在深圳高交會上參與華為智能網聯互動體驗。\新華社

  國務院14日正式公布《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下稱「南沙方案」)。「南沙方案」明確803平方公里的南沙全域將聚焦科技創新產業合作基地、青年創業就業合作平台、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高地和高質量城市發展標桿五大重點任務,以「建設科技創新產業合作基地」為五大任務之首,立足灣區面向世界,攻關核心技術,加快建造一批智能建造平台,2025年南沙區域創新和產業轉化體系初步構建,到2035年要建成粵港澳全面合作的重要平台。\大公報記者黃寶儀、盧靜怡廣州報道

  「南沙方案」明確加快推動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台,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更好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值得關注的是,本次「南沙方案」實施範圍為廣州市南沙區全域,以總面積約23平方公里的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南沙片區的南沙灣、慶盛樞紐、南沙樞紐3個區塊作為先行啟動區,發揮三個區域依託交通樞紐快捷通達香港的優勢,加快形成連片開發態勢和集聚發展效應,逐步構建「樞紐帶動、多點支撐、整體協同」的發展態勢。

  在五大重點任務中,科創合作居首,不僅提出要着重強化粵港澳科技聯合創新、打造重大科技創新平台、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動國際化高端人才集聚四方面的內容,還強調與香港的機構對接和合作。在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方面,發展智能製造,加快建設一批智能製造平台,打造「智能製造+智能服務」產業鏈。加快建設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園,推進智能純電動汽車研發和產業化,加強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範,打造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和智慧交通產業集群。推進專業化機器人創新中心建設,大力發展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推進無人機、無人艇等無人系統產業發展。

  支持港私募基金參與融資

  其中,「南沙方案」明確要攜手港澳科研機構共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華南(廣州)技術轉移中心、香港科技大學科創成果內地轉移轉化總部基地等項目建設,積極承接香港電子工程、計算機科學、海洋科學、人工智能和智慧城市等領域創新成果轉移轉化等。關注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的同時,「南沙方案」還特別點明,支持符合條件的香港私募基金參與在南沙的港資創新型科技企業融資。

  廣州市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院長高民接受大公報採訪時表示,霍英東研究院目前就承擔着在南沙運營、組織、落地港科大技術轉移的重任,方案出台是一個巨大機遇。高民指出,隨着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的落成開學,在「港科大一體,雙校互補,共同打造香港科技大學2.0」的指導框架下,研究院重點建設香港科技大學科技園,「南沙方案」出台後將可以通過更多元的方式支持大學的學生、老師以及校友的創新創業。

  與前海橫琴錯位 聚力海洋科技

  香港科技協會會長林至穎也在接受大公報專訪指出,「南沙方案」特別點名香港私募基金參與,為香港資金提供了優質的項目投資方向,同時,「南沙方案」還特別在科研方向和產業方向上提出細緻要求,布局上與前海和橫琴有所錯位。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大學等高校在海洋科技方面擁有專門的院系和研究院,對海洋技術相關研發擁有深厚基礎,「相信香港的科技資源和科技企業,都能通過這『升級版』的『南沙方案』,找到進一步深化合作的機會。」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